第203章 《卷土重來》 :箭陣之勢(1 / 3)

“箭襲!!!”

撕心裂肺的吼叫,列陣前進的右賢王部刹步一停,用最快的速度高高舉起盾牌搭成了一個猶如龜殼一般的防禦盾陣。

後方衝鋒姿態的匈奴士兵露出了驚恐的表情,他們不顧一切地往地上撲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試圖擋住滿天的箭雨;有人眼疾手快地拉過一個已經陣亡的屍體往自己身上疊,更有人跳進凹地縮成一團,一瞬間箭陣範圍之內除了持盾立陣再沒有一個站立的人。

呼嘯的箭雨直接躍過立盾陣的匈奴士兵,它們飛出大約四百步的距離改變了飛翔的軌跡,傾斜著一層一層地往下落去。第一波先至的三棱箭頭在半空中翻滾,發出了刺耳的破空聲,它‘唆’的一聲鑽進了地麵,瞬間地上釘著一排整整齊齊的弩箭,它的尾栝搖晃吸引了趴在地上的匈奴士兵,看得這些士兵眼睛發直。

趴在地上的匈奴士兵根本沒感覺慶幸,他們看見的是漢軍發射來的弩箭成波浪射法,每隔開一步左右的距離必定會有一排箭雨落下,‘嘚嘚——嘚嘚——’一排一排往前推射。等待推射的箭雨靠近了匈奴步兵,他們之中有些人受不了眼睜睜看著要命的箭矢推進重新爬了起來,惶恐地轉身就往逃。

‘噗嘰——噗嘰——’

怪異的聲響接連不斷的響了起來,箭頭射中了陣亡者的軀體濺出的是黑色的血花,隨著三棱箭頭恐怖的覆蓋,趴在地上的匈奴人接連中箭,被射中要害自然是馬上身死,沒有被射中要害的人則是慘叫出聲,忍受不住痛苦原地翻滾。

前方不斷的慘叫讓後麵的匈奴士兵聽得心驚膽顫,越多人意識到就算是趴著也無法避開漢軍的箭陣射擊,原本猶豫的人也飛快爬起來不顧一切掉頭就跑。然而,人奔跑的速度注定跑不過飛射的箭矢,視距離長短,不斷有拚命奔跑的匈奴士兵後背中箭撲倒在地。

用屍體擋住弩箭的匈奴士兵原本還在慶幸自己聰明,但是當弩箭射來穿透了陣亡者身軀鑽入自己的身體時,換而代之的是愣神,隨後是驚訝的慘叫。

三棱形狀是現代子彈的模式,經過不斷的試驗,三棱形狀遠程攻擊的穿透力是所有尖銳形狀中最強的一種。最早發現這一個重要問題的國家不是別人,就是被譽為中國史上最強的軍隊——秦軍!在沒有風洞等科學試驗的條件下,秦人是怎麼判斷三棱箭頭的威力,並設立專門的三棱箭頭生產流水線,這一切一直是一個謎。

三棱箭頭加上是弩箭,想要穿透人體沒有太大的難度,一輪箭陣之下,趴在地上的五千匈奴士兵等箭雨結束後能再次站起來的不足兩千。這兩千殘兵稍微愣神後又在軍官的驅趕下向前奔跑,隻不過這一次他們因為腳軟跑得有些慢,還沒接近前麵立盾陣的友軍就被箭塔上的弩手逐個點名,最後能與盾兵回合的匈奴士兵不足五百。

第三波右賢王部的騎兵在接近五百步的距離後沒有棄掉戰馬,這一次他們選擇越靠近越好,五千騎向前推進了約百步,期間又踐踏死不少剛剛被射傷沒有死的同伴,在四百步的距離時,這些匈奴人看見漢軍的方向從地麵又升起一朵黑雲,那是漢軍再一次發射箭陣了!

匈奴騎兵反應很快,他們急急跳下戰馬,繞身到戰馬後麵盡力將身軀縮起來。箭雨瞬息而至,戰馬的悲鳴聲劇烈的響起,有些射中馬頸的弩箭還是穿透而過,中箭的匈奴士兵當然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倒地前或許會想“漢軍的弩機好恐怖”等等?

波段性的箭雨依然推進,後方的馬群聽見了同伴的悲鳴,牠們變得躁動不安,韁繩被死死勒住之下奔跑不得,竟是將馬屁股轉向了箭雨襲來的方向。這就發生了很怪異的一幕,處處可見馬屁股中箭的戰馬高高揚起前蹄,不是踢踏主人就是悲鳴著扯著主人狂奔,狂奔之下互相碰撞,伴隨著箭雨,騎馬靠近前線進入箭陣射程的五千匈奴人死傷大半。

“剛才誰說漢軍發射的箭矢數量變少了?”

稽善曾經不止一次的看過漢軍發射箭陣,他以前所看見的箭陣當然也密集無比,但是這次他覺得這支漢軍的箭陣有些不一樣,而到底是個怎麼不一樣法,由於距離太遠沒能看仔細。

稽善掃視周邊的各部落王,語氣裏盡是嘲弄,他再一次重複:“菰渾王說漢軍的箭矢變少?”

各部落王沒敢吭聲,深怕稽善受不了傷亡把出聲的部落再一次推上去送死。他們當然是看見了漢軍的恐怖箭陣,突然覺得前幾天的攻城就像是兒戲,此刻漢軍所表達出來實力才是漢軍真正的戰鬥力,不由感到無比慶幸,如果漢軍早發動這種厲害的箭陣,派出去的人可能一個都沒有辦法回來了?

有人回報了左右兩翼的情報,稽善聽後也不動怒,他早料到菰渾王和屠申王會按兵不動,甚至有可能帶著軍隊調頭就走。稽善在等待,不止是等待漢軍露出破綻、更是等待菰渾王和屠申王做得更明顯一些,最好是和漢軍暗中聯係,隻要菰渾王和屠申王做得過份,他就能找到借口滅了菰渾部和屠申部的主力,立時把賀蘭山歸納進右賢王部的管轄範圍就不存在阻力了。

“你們都聽到了?”

各部落王木呐點頭,大部落之間的爭鬥不是他們能夠參與的,還是隻點頭不說話比較好。

稽善“嘿嘿嘿”笑了,他不再講話,將注意力轉向戰場。

第三波騎馬靠近戰場的騎兵半路被打殘讓匈奴的前線指揮官得到了一個教訓,在戰場布滿死屍的情況下,用騎馬步兵去發動進攻是不理智的行為。右賢王自然是無法麵麵俱到,身為主帥他也就是注意一下漢軍的動靜,至於怎麼攻城、用什麼方法攻城,這些都是前線指揮官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