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昭所推薦的人年紀不足二十,亦生得一幅孩童般的臉龐,看去就有如十七八歲的少年。這名少年名叫趙軍,他個子中等,雙目卻是炯炯有神,看雙手老繭,該是時常習練刀兵。
趙軍步伐穩健,走起路來每一步邁出去的間距都相同,裏定時雙手下垂在腰,半蹲的身軀像是隨時都能爆發而起。他得到蒙昭示意,向林斌致禮:“參見大人。”
林斌點頭,語氣緩慢:“知道來這裏要做什麼嗎?”
趙軍嚴謹答:“接受大人的考驗。”
林斌喜歡辦事的效率,他當下讓草根子搬進軍旗推演的工具,又讓人喊來了韓安,準備讓兩人進行不流血的對抗。韓安是一名善於遊戰的騎兵軍官,他所扮演的是可能來襲的匈奴那方。
如果查清楚地形,知道地圖比例,做一個沙盤並不是難事。
林斌向韓安和趙軍公布軍旗推演的規則、天氣、雙方兵力對比,他將作為此次軍演的裁判。
了解了軍旗推薦的規則,趙軍很快進入了自己的角色,他開始在臨時配發的隨軍參謀的幫助下排兵布陣。趙軍基本上都是依靠地形的優勢設立防線,條件的限製無法多設陷阱,他選擇在高地布下重兵,多設暗哨。
韓安和趙軍還在布置時,在旁充當裁判的林斌出口說了句,“對抗開始”。
趙軍在計劃中要建造起來的簡易牆壘沒有造成,陷馬坑等陷阱的作業也隻是進行到一半,這時開戰麵對以騎兵為主力的敵軍處於完全的劣勢。
突如其來的命令沒有讓韓安和趙軍錯愕,戰場本來就是瞬息萬變,什麼時候進行戰爭沒有一定的規律,依靠的是主將的紮實功底和靈機應變的才能。
韓安是騎兵,他被假設的是了解戰場地形的匈奴軍隊,當即命令虛構出來的一萬騎兵從中路逼近,做出強橫突破的姿態。
由於趙軍布設有哨卡和狼煙,被判定為發現敵軍來襲,他下令堵在中路的重步兵向兩邊的高坡後退,在中路多設拒馬,讓部隊拋下易燃的幹草等物,後路的七千步軍相應向前擺出阻擊步陣。
韓安做出了再合理不過的反應,探查到趙軍設了一個口袋陣型,左、右、前的有利地形全部被占據,防禦的軍隊弓弩兵甚多,又在中路設拒馬和拋下易燃物,他謹慎地命令先驅的一萬騎兵退後,親率後麵的軍隊趕上,在此期間又派出偵騎探索其它的方向。
林斌在旁看得點頭,在兵力不足的條件下設計迷惑敵軍,盡量拖延時間說明趙軍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
按照軍演的時間比例,韓安在兩天裏不斷派出小部隊進行試探,終於抓準一次機會利用優勢的兵力拖住右邊、前方的軍隊,揮兵三千吃掉趙軍部署在左邊坡上的一千步軍。三千騎兵消滅一千防禦的步軍後並沒有停止進攻,從高坡之上直衝而下。
“韓安想要引右邊坡上的防禦軍隊下來?”
林斌聽得發笑,如果韓安隻能做到這一步,他也不會別人不選,選韓安來對抗。
趙軍果然命令右翼的軍隊向本部靠攏,用箭陣逼退直衝而下的敵軍,隨後點燃了易燃物,命令全軍依借火勢阻敵,退到了第二條防線。
其實在戰鬥開始的第二天林斌就應該派軍支援,他之所以沒有這麼判定是想試探趙軍的才能,在趙軍引兵退到第二條防線的時候,狼軍的的援兵到達,自此拖延敵軍的目標已經算達到。
“準備一下,明天進行的是實戰演練。都下去吧。”
等待帳內諸人退下,蒙昭問:“可堪重任否?”
林斌隻是笑,他注重人才的培養,凡是有機會都會最大限量的讓麾下去鍛煉,這次蒙昭推薦人,說白了並不是簡單的測試後就派出去執行軍務,隻是想更多的挖掘人才以備後用。
次日……
趙軍與韓安在大校場進行了一次實際的演練。
有了林斌的交代,韓安沒有保留,率領本部用凶狠的作戰風格很快擊潰了趙軍的結陣而立的步軍。
失敗後的趙軍沒有露出頹廢的表情,反而是極為興奮的讚了句“好厲害,這是大人的軍隊!”,隨即要求再打一次。
“如果這裏真的是戰場,你已經戰死了。”
趙軍二話不說抬起兵刃就往手臂割,“以此血贖罪。望大人成全!”
年輕人就該有一股子勝而不驕、敗而不餒的韌性。
“去領十鞭子再回來。”
趙軍知道林斌治軍的軍法,心甘情願地下去領鞭子。
呂炎現在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明智的,他看到的是一支從死人堆裏爬起來的軍隊,每一名戰士都是經過千錘百煉,作戰悍不畏死。這樣的軍隊如果隻有一萬、兩萬可能起到的隻是輔助的作用,但是如果近十萬的軍隊都擁有死戰的堅韌意誌,足可以向任何人發起挑戰。他眯著雙眼暗自盤算,是不是把張騫等人喊過來看軍演,用氣勢使得張騫等人心生畏懼,然後借機再敲竹杠。
與漢國的‘商量’已經進行了四天,這四天裏呂炎可謂是漫天要價,一開口就要二十萬套甲胄、三十萬柄戰刀、八萬杆騎槍、五萬張大弓、兩萬部弩機、五千部騎弩、箭枝千萬,把張騫唬得一愣一愣。張騫不是很懂軍事,他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那便是緊急寫信給天子,讓天子自行抉擇。呂炎見到張騫的表現,還以為自己是開得太少了,心裏後悔不已,他想以漢國的國力而言,這麼點東西的確不算什麼。
再一次實際的對陣,已經輸了一次的趙軍和黑旗軍步卒,他們對狼軍的進攻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謹慎地選擇了敵不動我不動的策略,整個步陣被盾兵和刺龍槍兵牢牢把守住外圍,盾牆、槍林,看去就像是無處下口的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