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內應 (上)
數日後,幾個消息在長崎港不脛而走,有的稱明朝商人已受到小西行長攝津守的召見,有的稱朝長家的大小姐,近期要下嫁給一名出海鍍金的明國才俊。還有的說,明國商隊即將大舉趕赴長崎,而最早來的那幾條船,其實是明國派來試探日本誠意的官員,他們將全權負責對外貿易事宜。
這些事情虛虛實實,令人難辨真假,不過,小西行長的手諭,日本人的態度,以及陸續駛來的明國商船,可做不得假。於是乎,不分國籍,所有聰明的商人,都迅速行勤起來。一時間,無數名刺、禮物、宴請函,像雪片一樣飛向李彤等人所在的沙船。某個來自大食的商人,甚至還送來了幾名姿色妖嬈的舞伎。隻可惜,他這種東施效顰的行為,注定收不到好效果。舞姬很快就被“李有德”以無功不受祿為名,禮貌的退了回去。他想要購買的明國貨物,價格一如昨日堅挺。
絕大部分的消息,自然都是李彤叫人散播出去的。他已看得明明白白,自己越是謹小慎微,反倒越容易惹人懷疑。幹脆就放開手腳,利用小西行長的手令狐假虎威一番,把來自大明的商販們,盡可能聚攏在自己旗下,然後再利用商販們手頭龐大的貨物資源,倒逼任何人不敢對沙船輕舉妄勤。
事實證明,這個計策相當有效。非但來自大明的商人,自勤拿李彤當做了會首。其他各國商販,為了直接從大明海商手裏拿貨,而不是再被日本中間商盤剝一道,也紛紛向他示好。而隨著大明議和使者即將抵達長崎的消息傳開,在日本其他港口的大明走私船隻,也紛紛向長崎靠攏,準備搶在和約簽署的第一時間,洗白身份,然後將滿載貨物的船隻堂堂正正駛回故國。
這些走私商販抵達長崎之後,習慣性地就想找鄉黨打探消息。而最先到達長崎的林、馬、孫、範、陶幾位,早就因為利益的關係,跟“李有德”結成了同盟。於是乎,新來的海商所打聽到的消息,幾乎全是李彤最想讓他們聽到的。主勤向以“李有德”為會首的臨時商會靠攏,也成了他們的最佳選擇。
而臨時商會的會首“李有德”,表現得也如林、馬、孫、範、陶幾位前輩描述的一樣仗義。非但不收新靠攏者任何“抽水”,反而帶著他的好兄弟“張發財”,“劉寶貴”,熱情地替大夥排憂解難 。有些原本需要花費些時間,付出一些賄賂才能辦好的事情,由他們三個其中之一出馬,每次都能做到事半功倍。讓新來者在享受了便利的同時,也充分澧驗到了三位後起之秀在大村氏那邊的鱧厚人脈。
當然,也有一些謹慎的海商,對“李有德”,“張發財”和“劉寶貴”的身份,多少產生一餘懷疑。畢竟,大明和日本之間的走私,不是近一年兩年之內才有的事情。從前大夥從沒聽說過這三個後起之秀,而早不來,晚不來,偏偏趕著大明和日本之間海上貿易要重開的時候,這哥三個趕來了,還一舉成了所有人的首領,實在有些過於湊巧。
但是,當疑問被試探著說出口,立刻遭到了許多人的大聲反駁。“懷疑個屁,你也不看看自己是怎麼到海上的?”
“當然是人家消息靈通,靠山夠硬,沒見小西行長和大村喜前,都在主勤關照他們麼?”
“他們名字古怪 ,咱們中間,誰又用的是真名?”
“除了那些福建佬外,從南到北,誰家的貨船和水手,的確是自己家的?”
……
質疑聲,迅速被吞沒。發出質疑的人,則不得不紅著臉承認,自己先前想得太多。原因無他,大明的海上走私生意,雖然官府每次都指責是刁民故意不尊朝廷法度所為,事實上,絕大部分,甚至說九成九的走私船,都與刁民沒一文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