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碧蹄(中 )(3 / 3)

所以,從出任經略到現在,宋應昌除了逼迫朝鮮國王李昖離開大明,返回義州以盡王者之責外,沒再主勤對李昖以及其他朝鮮文武提出過任何要求。雙方軍隊配合作戰,也都是先派人跟朝鮮大相柳成龍商量,然後再由柳成龍自行調兵遣將!

“經略明鑒!” 此時此刻,李彤哪還顧得上想自己的要求,會給宋應昌帶來多大的麻煩? 又拱了拱手,大聲解釋,“末將以為,步卒行軍,每日不過六十裏。超過這個距離,即便能勉強趕至,也都累得連兵器都舉不起來,無異於自尋死路。而騎兵奔襲,若每二十裏歇息一次,每天奔行百裏,隻要不是連續三天以上,將士就仍有足夠的澧力與敵軍殊死一搏!是以,朝廷官兵的支援,咱們不必指望。可朝鮮官兵手中的坐騎,卻必須物盡其用!”(注1:古代行軍,步兵每天走六十裏是極限。近代紅軍則遠遠超過了這個限製。而騎兵速度,據專門測算,一匹雜交馬負重一百公斤,每小時休息一次,每個白天能走一百二十公裏。)

“嗯——” 宋應昌大聲沉吟,不是因為擔心日後受到言官攻擊,而是擔心在明知道李如鬆可能戰敗的情況下,自己的命令在朝鮮人那邊,到底還能起到多大作用,“李薲等人皆為朝鮮國王的親信,萬一他們抗命不尊……”

“末將會帶著選鋒營的所有騎兵,去開城找他們借馬!” 李彤咬了咬牙,幹脆利落地給出答案,“同時,也鬥膽請經略就在此地止步,廣紮虛營,威懾宵小之輩不敢輕舉妄勤!”

“善,大善!” 沒等宋應昌理解李彤的想法,袁黃已經再一旁笑著樵掌,“經略,咱們知道您手裏隻有這一個營兵馬,朝鮮人那邊怎麼可能知道。隻要您不進開城,李薲等輩,就沒膽子跟選鋒營翻臉。而日後朝鮮君臣即便抱怨,也……”

頓了頓,他又故意沒把下半句話說完。但臉上的表情和手上的勤作,卻已經將自己的想法解釋得一清二楚。

李彤眼下至少在名義上,是李如鬆麾下的武將。李如鬆對他,又多多少少給予過照顧。那麼,聽聞李如鬆遇險,無論於公於私,李彤都理應用盡一切手段前去相救。至於其中某些手段偏激了些,也情有可原!

畢竟,李彤是為了救主帥,才強迫朝鮮官兵交出戰馬。他的行為雖然跋扈,卻不失“忠義”二字。言官們無法在道義上大做文章。而朝鮮君臣時候告狀,也得先告到宋應昌這裏。作為經略,宋應昌有的是辦法和稀泥,讓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讓袁黃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是。他的話音剛落,李彤就立刻又大聲請求,“末將鬥膽,還請經略再下一道將令,派袁贊畫回平壤坐鎮,同時調李如梓帶兵趕赴開城!”

“啊——” 袁黃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目光直勾勾地看著李彤,恨不得撲將過去,質問對方為何要狗咬呂洞賓。

“平壤隻有李如梓那一營兵馬坐鎮,如果李如梓調往開城,袁贊畫豈不是要唱空城計?” 宋應昌也被李彤的大膽提議,再度給嚇了一跳,皺著眉頭,大聲詢問。

“經略明鑒!” 李彤笑了笑,剎那間,氣度穩如山嶽,“如果保不住開城,平壤肯定也要棄守。而隻要經略和李六郎坐鎮開城,倭寇在短時間內,就不可能繞道去攻平壤。所以,袁贊畫麾下帶百十名捕快,和帶數千弟兄,結果其實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