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下)
“留一個局的朝鮮義兵在通川,幫助高文軒防備小股倭寇來襲!其他人今晚準備,明天一早就可以出發!” 再度出乎李如梓的意料,李彤答應得非常幹脆。
“其實,其實選鋒營還可以多留下一些人在通川。臨行之前,家兄特意交代過,穀山那邊咱們可以審時度勢,截殺一部分倭寇,使其今後聞我軍之名就打哆嗦即可。不必,也沒,沒指望能將所有倭寇都留下。” 見李彤想都不想就決定跟著自己一道出戰,李如梓反而心裏覺得有些不安了,猶豫了一下,用極低的聲音補充。
按職位,他這個參將雖然高於遊擊。然而,二人彼此之間卻沒有任何直屬關係。並且選鋒營自打去年初冬入朝以來,一直連續作戰,如果李彤不願意配合他,一句師老兵疲,就足以讓他無話可說。
此外,雖然他在來遼東之前,曾經許諾過要給予李彤和張維善兩人照顧,可遼東李家對二人的態度卻始終不冷不熱。包括他最尊敬的兄長李如鬆,也隻是要求他繼續拿李彤、張維善和劉繼業三個當朋友,從沒流露出分毫打算將三人收攬於門下的想法。
第三,隨著明軍主力在朝鮮北方道勢如破竹,原本屬於“閑子”的選鋒營,迅速變得耀眼起來。作為選鋒營的坐營遊擊,李彤的前途也越來越被人看好。包括經略宋應昌在內,將來對他肯定隻會拉攏,而不會再強迫他站隊。這個時候遼東李氏的“照顧”,對李彤來說,已經可有可無。
第四,也是更重要一點,此番與李彤、張維善和劉繼業三人重聚,李如梓明顯從兄弟三個身上,感覺到了一股“懈怠”情緒。換句話說,兄弟三個當初來遼東時所訂下的目標,都已經圓滿實現了,並且有可能遠遠超出預期。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經沒必要再去戰場上冒險,那自己的性命去給別人的戰功錦上添花!
“不必,如果李帥能順利拿下平壤,通川周圍的各支倭寇,隻會想著如何盡快逃往開城和王京,絕對沒膽子為了奪取通川,而冒被李帥追上的危險。而萬一李帥那邊攻擊不順利,通川對倭寇來說就失去了作用,放在誰手裏都意義不大!” 李彤聲音繼續傳來,還是一如既往的幹脆利落。(注1:王京,即漢城。)
“早就該走了!這種仗,贏得再多也沒啥意思。還有那些專門趕過來買倭寇人頭冒功的朝鮮地方官,我一見到他們的嘴臉就想吐!” 張維善騎著一匹通澧漆黑的戰馬從遠虛奔至,接過李彤的話頭,笑嗬嗬地表態。
後半句話,引發了一陣哄堂大笑。 老何,張樹、李盛等人,都撇著嘴連連搖頭。與張維善一樣,他們也無法理解,為何朝鮮國王李昖,專門挑選那些貪生怕死,卻臉皮奇厚的家夥當官兒?更無法理解,為何義兵當中許多麵對倭寇都毫無懼色的將領,對著那些不知道從哪裏忽然鉆出來的地方官員,就立刻矮了半截。將原本屬於義兵自己的戰功拱手想讓不說,還主勤替後者說項,請求選鋒營分一些功勞給這些人,讓他們在倭寇退走之後,好有資格在李昖麵前吹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