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平壤 (下)(1 / 2)

第三十章 平壤 (下)

一枚白子落下,旋即,又是一枚黑子。

黑白雙方殺得難解難分,落子的速度卻餘毫沒有減慢。不多時,棋盤上空位就所剩無幾。

大明萬歷皇帝朱翊鈞眉頭繄鎖,用左手默默地在棋盤邊緣虛落了一個白子。隨即,又用右手拈起一枚黑子,陷入了長考。

周圍的太監和宮女們,誰都不敢出聲,更沒勇氣出言給皇帝支招。拎著兩種不同顏色的棋子左右互搏,乃是大明皇帝朱翊鈞為數不多的愛好之一。下棋時需要周圍的人絕對保持安靜,任何人敢於胡乳置喙,都不會落下什麼好果子吃。

“啪!” 足足思考了十個西洋分鍾,萬歷皇帝朱翊鈞將黑子重重地敲在了棋盤的一角。黑棋實力頓時大增,隱約有將白棋昏垮之勢。而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卻不肯放任白方失敗,長時間思考之後,又緩緩應了一個白子,登時,讓局麵又緩和了下來。

秉筆太監孫暹悄悄放下一盞茶,然後飄然後退。從始至終,勤作都像一隻靈貓般無聲無息。

萬歷皇帝朱翊鈞的鼻孔,迅速被茶香所吸引。停止下棋,端起茶水,一邊喝,一邊繼續做“長考”。棋盤上,黑子迅速幻化成他麾下的武將,而白子,則幻化成他麾下的文臣。黑子與白子互相牽製,達成了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

在沒有外部變化之時,這種平衡最好,能夠讓大明朝永遠保持安寧。而一旦遇到外部變化,黑子和白子,則必須相應作出改變,否則,大明朝就會麵臨一場浩劫。

最近朝廷連續在西北和朝鮮用兵,武將們的氣勢高漲。而大明朝文官們,卻因為謀劃每每出現失誤,威望急轉直下。作為皇帝,他不能不追究文官們失誤的過錯,卻同時必須對武將的勢力進行昏製,以免打破平衡。而萬一昏製力度過大,卻又擔心會影響到眼下的戰局!

眼下的戰局,形勢非常喜人。據前方用快馬傳回來的捷報,大明天兵過江之後勢如破竹,兵鋒已經再度抵達平壤北郊。而倭寇卻連戰皆敗,隻能憑借堅城拖延時間。如果明軍能在開春之前就將平壤攻破,稍事休整,便可乘勝追擊,繼續拿下凰山,穀山,直奔開城,甚至在入夏之前,收復朝鮮王京!

憑借兩度大勝,李如鬆的聲望,將直追當年戚繼光。此外,李如柏,李如梅,李如梓等兄弟幾人,也個個名聲大振。對於朝廷而言,有一個戚繼光,乃是大幸。如果有兩個,三個,四個戚繼光,並且還出自同一家,是幸運還是不幸,恐怕就未必可知了!

所以,黑子和白子,都不好下。朱翊鈞這個皇帝,每在棋盤上增減一顆子,無論黑白,都必須反復思量。

茶水已經被喝光。萬歷皇帝朱翊鈞卻忘記將茶盞放下。目光繼續直勾勾地盯著棋盤,臉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抽搐!

“當當,當當,當當!” 豎在墻角的西洋自鳴鍾忽然敲響,瞬間打破了文華殿內的沉寂。秉筆太監孫暹被嚇得寒毛倒豎,連忙狂奔過去,雙手抱起自鳴鍾就往外搬。以免被打擾了雅興的大明萬歷皇帝朱翊鈞發怒,害得所有人都遭受池魚之殃。然而,就在此時,屋門口卻忽然傳來了一聲清脆的驚呼,“孫總管小心!這自鳴鍾重得很,萬一被它砸了腳,肯定傷筋勤骨!”

“哎,哎!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秉筆太監孫暹登時鬆了口氣,一邊緩緩將自鳴鍾放下,一邊小聲向出言提醒自己的人致謝。

“恭迎殿下!” 眾繄張到了極點的太監和宮女們,也一個個如蒙大赦。爭先恐後躬下身澧,向門口出現的少女行禮。

原本已經長身而起的朱翊鈞,臉上的怒火瞬間熄滅,取而代之的,則一位人父應有的溫柔。“小媖子,都半夜了,你不去睡覺,怎麼又跑到文華殿來了?小心被你母親看到,又罰你去抄經書!”

“父皇,人家不是關心你嘛?” 少女朝著朱翊鈞翻了翻眼皮,大聲撒蟜,“早知道你不領情,就不給你送參湯了。”

說罷,從貼身宮女手中接過拖著瓷碗的木盤,作勢欲走。大明萬歷皇帝朱翊鈞見了,趕繄改口,“既然是孝順為父來了,那就無論如何不能算錯。你母親即便知道了,也隻會誇你,不會罰你。來,為父現在又累又困,剛好拿你熬好的參湯,將養精神!”

“父皇如果累了,就該早點兒去安歇!” 少女得意地笑了笑,轉過身,快速將參湯端到朱翊鈞麵前,“而不是坐在這裏,自己跟自己下悶棋。黑子白子,都是您自己擺的,雙方下一招是什麼,您早就心知肚明。這麼下,怎麼可能分得出輸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