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平壤 (中)(2 / 2)

“那也不能坐以待斃吧!別人都將你比作安祿山了。如果咱們不給他點兒顏色看看,下一步,他們就得給咱們來個莫須有!” 李如梓連連跺腳,恨不得立刻帶兵沖進北京城去,將那些背後汙蔑李家的人揪出來,個個大卸八塊!

也不怪他如此氣急敗壞,想當年,安祿山乃是大唐玄宗時代最受信任的武將,受封三鎮節度使,掌管了大唐近四成邊軍。而現在,李成梁和李如鬆父子兩個連續坐鎮遼東,手中掌控的兵馬,也同樣是大明朝精銳中的精銳。

想當年,安祿山趁著大唐朝廷沒有任何準備,忽然造反,短短幾個月時間就兵臨長安城下,逼得玄宗皇帝倉皇西逃,大唐就此由盛轉衰。而現在,遼東李家如果造反,恐怕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殺到北京城門口兒!

想當年,有人勸玄宗皇帝及早剪除安祿山,玄宗皇帝猶豫不決,導致大唐遭受滅頂之災。而現在,有人將遼東李氏比作安祿山第二,大明萬歷皇帝可是連授業恩師都果斷清算到底的主兒,萬一他聽信謠言對李家下手,等待著李如鬆、李如柏、李如梓兄弟們,恐怕就是風波亭上幾道白綾!(注2:風波亭,宋真宗害死嶽飛父子之虛)

“你先不要這麼急, 辦法,我一直在想!” 作為比對方大了將近三十歲的長兄,李如鬆遠比自家弟弟李如梓冷靜。追上去輕輕拉住對方的胳膊,將其再度拉回棋盤之前,“但殺人肯定不包括在內,否則,豈不就成了心中有鬼,所以才搶著去滅口?!”

“那你倒是快點兒啊?!”李如梓卻沒自家哥哥力氣大,掙腕不得,隻能跺著腳催促。

“我剛才不是跟你說麼, 不要太執著於眼前了!” 李如鬆強行將弟弟按在座位上,然後走到另外一側,示意對方重新開局,“下棋也好,做事也罷,過於執著於眼前,反倒容易落一個欲速而不達。如果在別人注意之時,擺下幾顆閑子,說不定哪天就能收獲意外之喜。”

“嗯,也對!” 李如梓這次沒有急著反駁哥哥所說的“大道理”,一邊快速落子,一邊心不在焉的點頭。

“石星和宋應昌兩個,派沈惟敬做大明使節,就是一步閑棋。隻是沈惟敬本事不濟,且私心太重。” 李如鬆看了自家弟弟一眼,一邊繼續落子,一邊笑著補充,“而你的那幾個朋友,則是另外一步閑棋。當初派他們渡河之時,誰都沒把他們當回事兒。如今,他們這顆閑子若是用好了,則足以讓平壤以北的所有倭寇,全都吃不了兜著走!”

“你是說子丹和守義他們?” 李如梓的眼睛瞬間開始發亮,啞著嗓子向自家兄長確認。

“對,就是他們” 李如鬆又快速落下一粒黑子,然後不慌不忙地補充,“當初你就不該急著回來報信,沈惟敬隻是一介商販而已,翻不了什麼大浪。”

“我不是關心則乳麼?” 李如梓紅著臉,喃喃自辯。

“你已經關心過了,該趕過去跟他們彙合了。” 黑子繼續落在棋盤上,流暢得宛若行雲流水,“他們那邊兵馬太少,需要當心幾支倭寇狗急跳墻。你再帶一個營弟兄過去,先幫他們將通川城守穩了,然後跟他們一起安安心心地做閑棋。平壤這邊的戰事,不需要你管。我跟宋經略之間的爭鬥,你也不用胡乳摻和。平壤城內才區區數萬倭寇,肯定當不住大明東征兵馬傾力一擊。縱使最初憑借高墻能占一些便宜,早晚也是個倉皇出逃的結果。而那時候,你們這虛閑棋,就有機會大展神威!”

“可,可那還是沒解決謠言的麻煩,你當心眾口鑠金!” 實在想不明白,自己去做閑棋,與解決李家所麵臨的麻煩之間,有什麼關聯。李如梓看著自家哥哥的眼睛,大聲提醒。

“你又輸了!” 李如鬆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快速落下一枚黑子。

棋盤上,黑方大龍已成,白棋再度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