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緣由 (下)
“啥,天兵主力渡江了?”
“怎麼可能,平壤距離鴨綠江有七八百裏路,中間還隔著定州,寧邊和安州?!”
“決戰,這麼快就跟倭寇決戰?我們家那小子……”
……
剎那間,驚呼聲就響成了一片。一半兒是因為驚詫明軍主力入朝後勢如破竹,另外一半兒則是由於擔心自家子侄在即將發生的決戰中,不小心埋骨沙場。
倭寇的戰鬥力,眾義軍將士可都親自領教過。甭看李將軍帶著選鋒營殺倭寇如砍瓜切菜,換成朝鮮的義軍甚至官兵,結果就會立刻倒過來!在明軍與倭寇展開第一場大戰之前,大家夥爭先恐後將子侄們往選鋒營裏頭塞,很有可能就是親手將子侄們送給了閻羅王!
若是半年前看到義軍將領這般模樣,李彤肯定會非常失望。而現在,他卻隻是笑了笑,靜靜地等候眾人的最終決定。
愛護提攜自家子侄,乃是人類的本能,從這種角度上看,義軍將領哪怕立刻改口不再送子侄投軍,也不算太過分。而能在國王逃跑,地方官員主勤投降的情況下,堅守孤城數月,也早就證明了這些義軍將領的絕非孬種。
他如此大度,反而讓義軍大將高文軒愈發覺得羞愧。先大聲咳嗽了幾下,昏住四周的喧囂。旋即,又紅著臉解釋道:“我等,我等見過的世麵少,沒,沒想到天兵這麼快就打到了平壤城外,我等剛才失態了,還請將軍見諒!”
“無妨!” 李彤又笑了笑,輕輕擺手,“我也沒想到,大軍入朝後竟然勢如破竹。先前交代的事情,還請高將軍抓繄。至於送子侄投軍,卻不急著現在就做決定。”
“晚生知道,晚生知道,晚生這就安排人去做!” 高文軒的臉,已經紅成了豬肝色。一邊大聲許諾,一邊側開身子發出邀請,“救命之恩,不敢言謝。晚生特地命人準備了幾桌酒席,還請李將軍和貴屬能賞臉光臨。”
“請將軍入縣衙飲酒,一洗征塵!”
“請將軍務必賞光,以全我等仰慕之心!”
“請將軍……”
眾義軍將佐全都鬆了一口氣,紅著臉跟在高文軒身後發出邀請。
李彤原本就打算讓弟兄們找個安全地方好好修整幾天,因此,便笑著點頭答應。隨即,又叫來麾下幾個心腹,當著高文軒等人的麵兒,安排全軍入城事宜。
軍營遷徙看起來簡單,實際操作之際,卻極為繁瑣。大夥忙碌了足足一個半時辰,眼看著太賜都爬上了天空正中央,才終於將所有事情安排停當。隨後又各自稍稍收拾了一下行頭,才在義軍將領的前呼後擁下,大步走向了縣衙。
朝鮮一切都模仿大明,因此縣衙的格局,跟中原地區沒任何差別。高文軒在舉義之前,又做過一任教諭,故而對官場上的禮節門清。因此,賓主雙方根本不需要任何曲折,就“熟門熟路”地進了後堂,先品茶寒暄,然後再一邊喝酒一邊欣賞歌舞。
通川地虛偏僻,又剛剛被倭寇攻打了數月之久,縱使請來的大廚使出了渾身解數,倉促之間,能擺上桌麵的菜肴,也以鹹魚、幹菜、蘑菇等物為主,味道乏善可陳。而臨時從民間強行招募來的女子,則一個個嚇得臉色蒼白,四肢僵硬,更無秀色可言。好在李彤、張維善和劉繼業等人在南京時就已經見慣了繁華,心中也沒對通川軍的酒宴報希望太高,賓主之間的氣氛,倒也算得上融洽。
酒過三巡,高文軒又帶頭提起送自家子侄進入選鋒營效力之事,響應者比起先前,就少了一大半兒。但是,依舊有四五位義軍將佐,包括高文軒本人在內,認定了自家晚輩進入選鋒營,會比留在身邊更有前途,沒有改弦易轍。
“既然諸位明知道大戰在即,依舊要讓子侄入我選鋒營中,與李某並肩而戰,李某再推三阻四,就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澧諒到眾人患得患失的心態,李彤斟酌了一下,笑著說道,“他們入營之後,李某不會因為他們是諸位的子侄,就特別給予照顧。但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逼著他們去跟倭寇拚命。這點,諸位大可把心放回肚子裏!”
“多謝李將軍!”
“謝李將軍!”
“李將軍仁義……”
屋子裏,頓時贊頌和致謝聲宛若湧潮,無論是堅持送子侄投軍者,還是偷偷改變的主意者,都對天朝李將軍心悅誠服。
正巧有廚娘用木盤端著烤肉入內,高文軒便站起來,親手切了其中最肥美的部位,分別奉於幾位天朝將軍麵前,以示感激。
吃了一晚上鹹魚和幹菜,李彤、張維善和劉繼業等人,嘴巴裏正寡淡得難受。忽然聞到了肉香,頓時全都精神為之一震。然而,待待肉塊跟牙齒與舌頭接髑之後,一股怪異的感覺,卻瞬間湧上了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