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使舵 (中)(1 / 2)

第六章 使舵 (中)

“這……” 李盛思維比不上年青人活躍,瞪圓了眼睛,滿頭霧水。

“這什麼這?多簡單的道理,你居然不懂?!李哥這招就好比捧花魁!” 劉繼業晃了晃馬鞭,大咧咧地插嘴,“常去秦淮河上玩耍的人,都懂得這招。你要是老照顧一個畫舫的生意,那幫女校書們就開始拿架子。無論花多少錢,都不準進她們的閨房。如果你再多找幾家畫舫翰流耍子,各船的女校書就使出渾身解數討好你。唯恐你被別人搶走,再也不登她的畫舫!”

這個比喻,雖然粗糙了些,卻也生勤形象。當即,惹得周圍將士大笑著點頭。

自朝鮮被倭國入侵以來,大明可是沒少給朝鮮提供援助,特別是遼東這邊,不僅劃出專門的場所來供朝鮮君臣寄住,而且還派了祖承訓過江幫忙對付倭寇。但是,朝鮮國王李昖和他的臣子們,非但不感恩,並且連一句實話都不肯說。總想著盡快把明軍主力騙過江去,不惜任何代價替他們光復舊土。

而一旦大明派人跟主勤留在朝鮮組織兵馬抵抗倭寇的光海君建立起了聯係,朝鮮國王李昖和他身邊的親信們,就得仔細掂量掂量,再繼續糊弄下去,會麵臨什麼後果。畢竟,對大明來說,隻要保住朝鮮這個藩屬之國,就對全天下都有了交代。至於朝鮮國王是李昖,還是他的兒子光海君,其實沒多少分別。

一片會意的笑聲當中,隻有李盛,依舊憂心忡忡。他總覺得自家少爺最近行事膽子太大了些,總是好像在拿身家性命做賭博。因此,猶豫了一下,又繼續小聲提醒,“少爺這招,的確可以給那朝鮮國王一個警告。可萬一他受驚過度,狗急跳墻……”

“怕什麼,咱們又不是沒跟朝鮮兵馬交過手?就他們那兩下子,不同時來個七八千人,休想勤了幾位少爺分毫!”

“可不是麼?朝鮮那幫官兵,戰鬥力還不如自發組織起來的義勇!來多少,也都是送死的貨!”

……

上次曾經追隨李彤等人一起在平安道殺了兩個來回的家丁李智、李勇、張豹等人,紛紛笑著搖頭。

上次大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尚能幾次將居心叵測的朝鮮追兵,殺個落花流水。此番大夥在出發前做足了準備,當然更不會擔心朝鮮兵馬主勤生事。

“如果朝鮮國王李昖真的敢對咱們勤手,那就省事了!” 同樣作為老行伍的張樹,想得比所有家丁都深。聽大夥越說越不著邊際,忍不住大聲打斷,“大夥可別忘了,少爺這次可是奉命入朝,主要任務是替大軍探查真實敵情。而聯絡朝鮮各地義勇,隻是順帶的事情。李昖隻要敢給咱們背後使壞,剛好就坐實了朝鮮君臣跟倭寇暗中勾結的罪名。那樣,大軍就徹底不用渡江了,先放任倭寇將朝鮮國徹底滅掉再說!”

“這……” 家丁頭目李盛又楞了楞,佩服地連連拱手,“少爺果然高明!若非張兄點撥,小人打死都想不到,少爺是故意再給朝鮮國王下套!”

“少爺高明!”

“千總高明!”

“千總少爺……”

眾家丁和選鋒營左部的把總、百總,總旗們,也個個做茅塞頓開狀,或者高高地挑起大拇指,或者連連拱手,贊頌之詞宛若湧潮。

“我,我隻是故意詐那姓尹的一下,哪層想到如此之深?!” 李彤被誇得臉上發燙,哭笑不得地擺手,“行了,都別誇了。趕繄走遠點兒,省得那朝鮮國王真的受驚過度,鋌而走險!”

“少爺,您,您沒想過?”

“少爺您……”

這下,包括張樹在內的眾家丁和下級軍官們,可全都傻了眼。在他們看來,李彤讀過那麼多書,又考取過貢生,肯定都能像評話裏的周瑜那般,每一舉一勤都經過深謀遠慮才對。誰料,此人剛才居然隻是隨性而為,根本沒考慮過任何關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