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風向(中)(1 / 2)

第五章 風向(中)

“什麼?!” 萬歷皇帝朱翊鈞雙手扶住書案,長身而起。

“欽差宋應昌與司禮監張掌印言語上起了沖突,僵持不下。” 孫暹不敢抬頭,喘息著低聲重復,“這是張掌印彈劾宋欽差的密折,剛剛由錦衣衛送到鎮樵司。奴婢怕打乳了皇上的部署,所以匆匆跟那個錦衣衛問了幾句,就把密折給皇上取了過來!”

“呈給朕!” 朱翊鈞劈手奪過密折,卻不打開,而是皺著眉頭高聲強調,“你都了解到了什麼,一並彙報給朕。還有,那個錦衣衛呢,叫什麼名字,也給朕宣入宮來!”

“啟稟皇上,錦衣衛姓史, 名世用。此刻就等在宮門口,隨時可宣入問話!” 孫暹心中偷偷暗喜,卻依舊裝作非常繄張的模樣,喘息著回應。“他好像非常畏懼張掌印,所以,奴婢剛才通過旁敲側擊,才多少推測出一些詳情!”

他跟司禮監掌印張誠,沒有任何私人恩怨。原本不該向此人背後捅刀。然而,那司禮監前秉筆張鯨,卻與張誠相交莫逆!

如今萬歷皇帝朱翊鈞,明顯已經起了收拾張鯨的心思。所以,“與公與私”,他孫暹都必須先下手為強!

果然,朱翊鈞聽了他的回應,心中愈發焦躁。用手重重拍了下桌案,大聲吩咐,“那還等什麼,來人,宣錦衣衛史世用入內問話。”

“遵旨!” 伺候的門口的侍衛們答應一聲,小跑著去執行命令。

明明隻需要半柱香時間,就能從錦衣衛嘴裏了解到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大明萬歷皇帝卻再也等待不及,又拍了下桌案,沉聲向孫暹吩咐,“你,把知道的事情都說出來!張誠他到底想幹什麼,為何會跟宋應昌起了沖突?!”

“行了,火候夠了,再燒就糊了!” 孫暹心中愈發歡喜,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更加謹慎,“回皇上的話,奴婢見識有限,剛才問得又太匆忙,未必,做得了準。”

“知道什麼就說,準與不準,朕自有判斷!” 朱翊鈞狠狠瞪了他一眼,不耐煩地催促。

“是!” 孫暹躬著身子回應,然後先裝模作樣斟酌了一番,才緩緩說道,“奴婢聽史世用說,倭寇發現大明的前鋒已經抵達義州,就將所有兵馬都撤到了平壤。故而張掌印去了之後,就希望大軍早日率部渡江,收復平安和鹹境兩道。但欽差宋應昌卻認定了倭寇大舉後退,並非畏懼天兵之威,而是試圖引秀我軍深入朝鮮,然後再重兵夾擊。”

“嗯——” 朱翊鈞眉頭繄鎖,沉吟不語。

派張誠前往遼東,催促大軍早日過河,乃是他的安排。

大明如今國庫空虛,把四萬多兵馬養在遼東,每日光糧食和草料的消耗,就是一筆極為沉重的負擔。更何況,著四萬兵馬,乃是全國最精銳的力量。萬一長期滯留在外,將士們心中生出了怨氣,然後再被某個別有用心的人點上一把火,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所以,數日之前,發現援朝兵馬遲遲沒有行勤,他立刻將自己最信任的太監派了出去。名為巡視,實為催戰。 從這角度上講,張誠做得其實一點兒都沒錯。欽差宋應昌故意違抗皇命,耽誤戰機,才理應受到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