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曲直 (下)(2 / 2)

張維善和李彤強忍著肚子裏的笑意,將此人送出了門外。先目送著此人的馬車在奴仆的簇擁下,駛入了臨近的另外一座營盤,然後才回過頭來,無奈地撇嘴。

有英國公府和臨淮侯府的聯手支持,對他們兩個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至少,能讓二人日寇避免很多沒來由的刁難。然而,英國公府和臨海侯府想要從二人身上賺到的,恐怕也不是個“小數目”,甚至,遠遠超過了目前二人所能支付。

特別是將戰功分潤給太監,表麵上看起來沒多大難度,然而,光是率領麾下弟兄移駐鴨綠江岸的義州,就要打通許多關節。並且屆時能不能如願與小股倭寇相遇,也很難說。

畢竟通過上一次的接髑,倭寇那邊的主要將領,也應該知道了明軍的實力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料。輕易不會再犯那種隻派出區區幾百兵馬,就妄圖將一小隊明軍盡數全殲的錯誤。

“到時候能做就做,做不到,就拿上次砍下的倭寇首級頂數!” 張維善摩挲著戚刀的刀柄,小聲跟李彤商量。“反正天寒地凍,硝過的倭寇首級沒那麼容易壞掉。而那張太監既然想回去邀功,自然會將其他漏洞提前堵好。”

“我怕他要的不僅僅是幾顆首級!” 李彤心思比張維善縝密,想得也更為長遠,嘆了口氣,低聲回應。

”除了倭寇的首級,咱倆還有什麼?銀子麼,他想要,直接找二爺叔要好了,沒必要再多跑一趟遼東。” 張維善聽得似懂非懂,皺著眉頭反問。

“能貼身伺候皇上的太監,怎麼可能缺銀子?” 李彤笑了笑,輕輕搖頭,“文官們一向不齒於太監為伍,咱們倆如果對姓張的太監又求必應,恐怕會同時引起巡樵與欽差的反感。再說,明明咱們憑借自己本事,就能搏到一份不錯的前程。為何非要太監在背後幫襯?”

“二爺叔的主意,應該是英國公府的長輩們共同商量出來的結果。那些長輩們從來沒上過戰場,每一代都能有一人統領京營,手握重兵,全憑懂得做人。” 張維善聽了,紅著臉搖頭。

長輩們替他們做出的安排,未必包藏什麼禍心。但長輩們的眼界和經歷,卻跟他們兩個大相徑庭。所以長輩們的選擇,未必就是最好的選擇。至少,在他們二人眼裏,遠遠達不到最好。

想到這兒,他心裏迅速湧起幾分內疚,頓了頓,帶著幾分歉意補充,“子丹,不如這樣。等姓張的太監來了,咱們先聽聽他本人的要求,沒必要準備得太早。到時候,若是他的要求不難,能做的,咱們就捏著鼻子做了。若是他得寸進尺……”

“那也就沒必要慣著他。前人有一句話,寧在直中取,勿向曲中求。” 李彤笑了笑,迅速打斷,年青的麵孔上,瞬間灑滿了賜光。“我就不信,在大明,就沒一條正路可供你我兄弟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