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圍獵 (上)(1 / 2)

第二十章 圍獵 (上)

後悔藥向來無虛可買。

既然選擇了回來彙報戰況,他就隻能將戰鬥的整個經過,老老實實地陳述清楚。雖然帥案後向他詢問戰況的,早已不是他所效忠的臨海君。雖然,他心裏已經明確知道帥案後的那個人,有可能會將他和他背後的整個家族拖入深淵。

“兵法上有雲,歸師勿遏!金永健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別人。” 相比於臨海君的瘋瘋癲癲,鞠景仁明顯要理智且沉穩甚多。皺著眉頭聽完薑弘立的彙報之後,忽然笑了笑,大聲點評。

‘總計一百多人馬,怎麼可能稱得上是歸師?’ 薑弘立楞了楞,在自己肚子裏小聲嘀咕。

朝鮮的貴胄之家全以族中子弟能說漢語,寫漢字為榮。作為前年的新科進士,他當然知道“歸師勿遏”這四個字,出於《孫子兵法》中的名篇。然而,白天時他們所試圖堵截的那支明軍,全部加起來頂多也就一百出頭,金永健麾下兵力是這支明軍的十好幾倍,怎麼可能不試圖將其攔下,卻去考慮什麼歸師勿遏?

然而,嘀咕歸嘀咕,他卻沒勇氣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兒,反駁寧邊大都督鞠景仁的結論。原因很簡單,後者既然敢坐在屬於臨海君的位置上發號施令,就不可能是無心之舉。這種時候,任何人站出來跟此人唱反調,肯定會被當做出頭椽子,直接劈成碎柴以儆效尤!

好在寧邊大都督鞠景仁對戰事的點評,也隻是做做樣子。見他久久不再說話,便當他是默認了自己的結論。笑了笑,將目光迅速轉向了左側第一位置站立的兵馬節製使鄭凱成,“鄭節製,如今寧邊、定州、安州三地,還有多少兵馬可供調遣?”

“回大總管的話,寧邊如今還有一萬五千官軍,定州和安州兩地的兵馬,加在一起也有近萬人!” 兵馬節製使鄭凱成的胸口,像堵了狗屎一樣難受,卻不得不邁步出列,老老實實地向帥案後高聲彙報。

“居然還要這麼多,忠心是否可靠?” 鞠景仁故作驚訝地瞪圓了眼睛,大聲追問。

“這……” 鄭凱成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猶豫再三,方小心翼翼地解釋道:“寧邊城內,原本都是大都督您的本部,忠心自然可靠。但定州和安州兩地的兵馬,原本都是抗倭的義勇。先前,先恰奉臨海君殿下之命,向倭,向日本人輸誠,已經令軍心大乳,多虧了大都督您派去的人鎮昏果斷,才不至於釀成大禍。如果再帶著他們去與大明為敵……”

“你不用管老夫怎麼用兵,就告訴老夫,他們能不能拉得出去就行了!” 鞠景仁拍了下桌案,很是不滿地打斷。

“拉,拉自然是拉得出去。但,但未必能夠上陣野戰!” 鄭凱成猜不出鞠景仁除了想要將臨海君架空之外,還有什麼其他企圖。斟酌了片刻,結結巴巴地給出答案。

“嗯,能拉出去就行,至於作戰,倒也用不到他們!” 鞠景仁手捋胡須,輕輕點頭。隨即,又將目光轉向右側首位的寧邊府尹兼兵馬防禦使金悌男,“金府尹,先前陣亡的金聖強和今天陣亡的金永健,都是你的族人吧?你可願意帶兵替他們兩個復仇?”

‘如果有機會,老夫寧願先將你這鵲巢鳩占的賊子幹掉!’ 寧邊府尹兼兵馬防禦使金悌男心中大罵,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列,恭恭敬敬地回應,“正是。多謝大都督,本官恨不得現在就領軍出征,將那夥明賊碎屍萬段!”

“碎屍萬段就不必了,你隻要帶一哨騎兵抄近路千萬鴨綠江畔,占住靠近義州的那幾個主要渡口即可。野戰不行,以十倍兵力死守渡口,你總不至於再輸!”

“若是明,明賊不做強攻,掉頭前往他方該如何應對?” 金悌男心裏又恨又怕,硬著頭皮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