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拯救(中)(1 / 2)

第五章 拯救 (中)

“停下,從這裏轉頭向東!” 仿佛與尹根壽心有靈犀,遼東副總兵祖承訓忽然在岔路口拉住了坐騎,低聲向身邊的弟兄們吩咐。

“祖帥,馬砦水在北邊!”遊擊張國忠抬頭四下看了看,本能地出言提醒。“如果往東繞個打圈子,恐怕要耽誤兩三天功夫,並且……”

“你懂個屁,直接往北走,老子保證大夥誰都沒法活著返回遼東!” 祖承訓狠狠瞪了他一眼,大聲打斷。

眾參將、遊擊、千總當中,老粗居多。誰也不明白祖承訓為何得出了如此危險的結論,頓時,一個個拉住坐騎,麵麵相覷。

“你們這群蠢貨,也不想想,那姓尹的在朝鮮是什麼官職!” 祖承訓見狀,忍不住大聲提醒,“問安使知道麼,專門派來拉著咱們大明下水的。還他娘的曾經是朝鮮國王的親信,做過他娘的禮部尚書。他今天都跪下來求咱們了,咱們沒給他麵子留下來等死,他心裏能不恨麼?” (注1:禮部尚書,尹根壽的職位是朝鮮國禮曹判書,祖承訓不懂朝鮮官製,所以想當然地認為其為禮部尚書)

“祖帥是說,是說他會勾結倭奴?!”

“您是說,您是說他會惱羞成怒!”

“奶奶的,我就感覺那廝最後眼神不對!”

……

眾將佐被嚇了一大跳,頓時個個驚呼出聲。

“爾等記得史五郎身上那支箭射在哪麼?” 祖承訓撇了撇嘴,抬手繞向自己後心,“這兒,並且上頭還帶著毒!老子這個做大哥的,沒法給他報仇。但至少吃一次虧,得長一次記性!”

眾將聞聽,臉上的表情愈發憤怒。紛紛撥轉坐騎,帶著麾下僅存的弟兄,掉頭向東而去。再也沒人懷疑,祖承訓的決定是不是多此一舉。

朝鮮君臣不可信,這,乃是大夥用鮮血和生命換回來的教訓。從其國王李昖、國相(領議政)柳成龍起,一直到下麵的普通兵曹,誰嘴裏都沒一句實話。

為了騙明軍出兵,他們一會兒說倭國攝政鱧臣秀吉組織了百萬大軍,試圖借道朝鮮毀滅大明。一會兒,又會信誓旦旦地保證,倭軍隻有四萬餘人,根本沒有能力占領整個朝鮮,隻要大明天兵一到,就會在心懷忠義的朝鮮軍民支持下,輕鬆將倭奴全部趕進大海。(注2:國相,在朝鮮的官名為領議政。因為朝鮮是附屬國,所以明人認為其職位相當於封國的國相。壬辰之戰初期,朝鮮君臣始終沒有準話,使得大明對日軍的兵力判斷平添許多困難)

而朝鮮百姓,似乎對他們的國王也沒多少好感。大夥過江南下替朝鮮收復故土這段日子裏,的確看到了不少舍家為國的忠義之士。但心甘情願給倭奴帶路,並且夥同倭奴一道偷襲明軍的朝鮮人,同樣車載鬥量。特別是前幾天的平壤之戰,如果不是因為朝鮮官兵臨陣投敵,明軍根本不會敗得這樣慘。參將王守官,遊擊史儒等人,更不會稀裏糊塗地戰死沙場。

既然其國王和官員都是“騙子”,其百姓也不在乎換日本人來統治,大明再繼續救援朝鮮,就沒任何意義了。至少,在此刻祖承訓、張國忠等人眼裏,大明真的沒必要,讓自己的將士,為了一個不受其百姓愛戴的藩王去死。

雖然剛剛吃過一場敗仗,可大夥卻愈發堅定的認為,倭國吞並了朝鮮之後,就會停住腳步。無論其攝政王鱧臣秀吉的野心有多大,倭軍想要入侵大明,都沒有任何可能。更沒可能,一路殺進北京。(注3: 攝政王,鱧臣秀吉是日本關白,相當於攝政王。所以明軍中的老粗,認為其為攝政。)

“倭奴也就是鐵炮手還像個樣子,其他兵種,根本上不得臺麵兒。真的殺過馬砦水來,老子保證,他們來多少,死多少!” 粗人肚子裏藏不住話,策馬向東走了一陣子,遊擊張國忠忽然咧了下嘴,甕聲甕氣地說道,“也不知道楊巡樵那邊發哪門子瘋,非要逼著咱們來替朝鮮人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