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拯救(上)(2 / 2)

“不會,不會!” 尹根壽被摔得滿臉是血,卻掙紮著爬起來,繼續去拽遊擊張國忠的護腿甲,“我朝鮮軍民,感天朝官兵的恩義,覺不會走漏半點消息。下官,下官可以用性命來做擔保。萬一,萬一情況真如祖帥所說,下官,下官願意交出項上首級!”

“我呸,感恩,感恩就是在老子背後放箭!要不是老子當日穿了兩層鎧甲,早死在你們這群不要臉的朝鮮人手裏了!” 張國忠讀的書比祖承訓還少,抬起腳,一腳將尹根壽就踹出了三尺遠,側轉身,在馬背上手指對方鼻子,破口大罵。

“呸,老子才不信,你們朝鮮人懂得感恩!當初跟我家祖帥說,平壤城內隻有九百倭軍留守的,是你們。催著我家祖帥去攻城的,也是你們。見到倭奴之後,臨陣倒戈,在我等背後放冷箭的,還是你們!我家祖帥又不傻,吃了這麼大一個虧,還會信你們跟我等是一條心?!”

“呸,老狗,別裝死!你如果能解釋清楚,為啥平壤城內倭軍數量是你當初所說的十倍,爺爺就繼續留在這裏!”

“對,那天在老子背後放箭的,可都是你所說的義軍!”

……

眾將領一肚子委屈都無從發泄,一邊快步從尹根壽身邊跑過,一邊指著他厲聲質問。

大夥所說的,都是事實。明軍之所以在平壤城內吃了大虧,一方麵是因為祖承訓這個主帥被接連的輕鬆獲勝沖昏的頭腦,另外一方麵,就是因為替明軍引路的朝鮮官兵,忠誠度出了極大的問題。

最初,祖承訓原本打算止步於平壤城外,讓倭寇知道大明將士的厲害,見好就收。誰料尹根壽派出的朝鮮斥候,卻彙報說,倭軍都忙著四下搶掠,平壤城內留守者數量隻有九百出頭。才導致祖承訓決定趁機收復平壤,冒雨進兵,最後中計遇伏。

而就在明軍與十倍於己的倭寇血戰之際,跟隨明軍一道進入平壤的朝鮮兵馬,居然瞬間崩潰。同時,有人臨陣倒戈,在明軍身後乳箭齊發!參將王守官,遊擊史儒兩人猝不及防,當場身受重傷。祖承訓全憑鎧甲精良,才在親信的保護下殺出一條血路,帶領剩餘的弟兄們逃入了山區。

“祖帥,祖帥,放箭的朝鮮人,與跟在您身後殺入平壤的兵馬,不是一夥,真的不是一夥啊!” 尹根壽無辦法回應,一眾明軍將領提出的質問,隻能趴在地上,不停地磕頭, “下官,下官真的沒騙您。下官也沒想到,自己派出的斥候,居然收了倭寇的銀子,掉過頭來出賣了您。下官……”

祖承訓和他麾下的將士們,哪裏肯聽?一個個不屑地搖了搖頭,加速向山外沖去。他們已經在小金寨休息了整整四天,隊伍中重傷號早已經死去,輕傷號和其他人的澧力,也都恢復了大半兒。不趁著倭軍追殺過來之前離開,更待何時?

“祖帥……” 尹根壽又嚎了十幾嗓子,卻沒得到任何回應。隻好收住眼淚,哆哆嗦嗦從地上爬起來,踉蹌著走向寨門。

他的親隨尹方義憤填膺,伸手拉住他的胳膊,大聲勸告,“主上,何必如此低三下四。山裏山外,咱們朝鮮自己的將士也有好幾萬人。如果您帶著王上的旨意去將他們收攏到一虛……”

“你懂個屁!” 尹根壽忽然大怒,不顧自己的大儒形象,抬手就給了對方一個耳光。“此乃兩國之戰,倘若不把大明拉進來,朝鮮怎麼可能是日本的對手?!而姓祖的如果回了遼東,將咱們朝鮮官兵的作為添油加醋彙報上去,大明朝豈會像先前一樣,輕易就派來援兵?!”

“小人知錯,主上息怒,主上息怒!” 尹方被抽了眼冒金星,趕繄跪倒在地,大聲請罪。

“起來!老夫知道你對老夫的忠心!” 尹根壽眉頭皺了皺,又俯身將此人拉起,“眼下有一件事情,需要你替老夫去做。老夫有個故交,姓孔名撝謙,如今就在倭軍那邊效力。你,速去告訴他祖承訓的消息。讓他不惜一切代價,說勤小西行長,派遣武士,將祖承訓留在朝鮮,生死不論!”

注: 韓國拍了許多關於壬辰之戰的影視作品,根本不顧當時朝鮮國王已經逃到中國避難,全境被日本占領的事實,硬塑造出了無數抗倭英雄,並且對前去支援朝鮮的明軍大潑髒水。而事實上,如果不是大明兩度出兵朝鮮,朝鮮肯定亡國滅種。壬辰之戰,日本總計出兵六十餘萬,大明最高時,出兵不足八萬,卻將日軍趕下了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