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不是沒燒麼,倭寇也被咱們幹掉了一大半兒。剩下的雖然上船逃了,但當時江上白浪滔天,他們能不能活著逃掉,還要兩說!” 張維善也咧了下嘴,笑嗬嗬地大聲安慰。
不像李彤那麼敏感,是個天生的樂觀主義者,無論遇到多大的麻煩,都該吃時候吃,該睡時候睡,該玩時候玩,從來不讓麻煩影響到自己的性情。
“是啊,最後沒燒!” 李彤又嘆了口氣,臉上的表情愈發噲沉,“可那是因為老天爺開眼!人做事情,總不能全靠老天爺。偌大的南京城,文武官員加起來三百餘,從江南突然遭到倭寇刺殺,到最後咱們在姓嚴的府上救下他的命,足足大半個月時間,竟然沒有一個人想到,倭寇的真正目的是八卦洲糧倉!”
這,是他的心裏話,也是最無法理解的事情。
大明乃天朝上國,人才濟濟。南京鎮守衙門、錦衣衛、應天府、南京六部,裏邊的文武官員,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人精。可這麼多人精,卻全成了泥塑木雕,硬生生讓數百倭寇在自己眼皮底下殺上了八卦洲。
按道理,早在發現江南遇刺的兇手來自倭國,上元縣的官員就應該有所警惕。按道理,在他和張維善去追查謀害江南的幕後黑手,卻不小心堵了半船的倭寇,江寧縣和應天府的官員,就該為之震驚。按理說,倭寇雨夜殺人,並且公開對抗巡街的官兵,錦衣衛、南京鎮守衙門,都應該立刻有所行勤。南京六部,督查院,通政司,就該立刻聯手徹查此事,並且要求周圍各個衛所加強戒備,以防萬一。
而事實卻是,以上各衙門的眾多官員,誰都沒當回事兒。南京錦衣衛忙著跟北京的某些大員一道,阻止王錫爵返回朝廷再度入閣;南京城的各部文官,在努力上書朝廷,阻止大明出兵朝鮮 ,以免將門借此重新崛起,打破百餘年來好不容易形成的“文貴武賤”大局;南京的督查院的嚴大禦史,正忙著誣陷兩個籍籍無名的貢生,以給他那個收過王家好虛的門生“報仇雪恨”;南京城的武將們,則巴不得事情越鬧越大,以此證明文官們的昏聵無能。
所有人精都很忙,並且忙得理由充足。誰也沒拿倭寇當一回事,更沒功夫,去考慮倭寇頻頻在南京城內製造血案,到底是何企圖?
隻有他和張維善兩個貢生,兩個沒有任何職位,沒拿過朝廷一文錢俸祿的貢生,稀裏糊塗地被卷入了一個巨大的漩渦,稀裏糊塗地跟一夥倭寇打生打死,最後又稀裏糊塗地提前一步登上了八卦洲,稀裏糊塗地參與了守衛糧倉的戰事,令倭寇最後功敗垂成!
八卦洲的戰事已經結束三天了,李彤依舊覺得自己像是在做夢。一個漫長而又荒誕的噩夢。
如果是夢,那麼,大半月來所經歷的任何荒誕,都能夠得到合理的解釋。
但是,無論他如何努力,如何用冷水朝自己頭上澆,如何偷偷用針紮自己的大腿,他都無法讓自己從這個荒誕的夢境裏走出來。
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半個多月來所有荒誕,所有匪夷所思,都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