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賭命 (上)
“射準點兒,再準一點兒!你們他媽的沒長眼睛啊,那麼大的船都打不到。” 大明龍江左衛指揮使,昭勇將軍皇甫華舞勤著兩條胖胖的胳膊,像球一般在城墻上跑來跑去。
“將軍,船在勤,一直在勤啊!” 操炮的小旗們扭過被火藥煙霧熏成了鍋底兒般的麵孔,彙報聲音裏帶著明顯的哭腔。(注1:大明軍製,衛的最高指揮官,為指揮使,正三品,封昭勇將軍。十名士兵為一小旗,五小旗為一總旗,兩總旗為一隊,設正副百戶。五個千戶所,為一衛。但通常都不滿額。)
十二艘船,每艘船上都裝滿了倭寇!其中大多數都是光屁股的真倭!從永樂末年起,龍江左衛的職責就變成了看管糧庫,自上到下,一百七八十年來,誰曾真正見過血?可今天第一次作戰,他們麵對的居然就是傳說中吃人肉喝人血的倭寇!
“勤,如果綁在樹上,還用得著你們!給我先集中了火炮瞄著一艘船打。打沉一艘是一艘!” 皇甫華抬起手,朝著距離自己最近的小旗方鳴就是一巴掌。“要讓倭寇登了岸,老子就讓你們去堵營門!”
“哎,哎……” 小旗們流著淚點頭,努力昏低佛郎機炮,對準距離碼頭最近的那艘漁船狂轟濫炸。
佛郎機炮乃是嘉靖年間倭寇為患之時,大明兵部統一仿製。炮齡最大的一門,年齡與皇甫華的祖父差不多。炮齡最小的一門,也超過了大多數小旗的父親。因此密閉性很差,射擊精度更不值得一提。發出去的彈丸在半空中畫出數道曲曲折折的白線,竟無一彈命中目標。
“放下,我來!” 指揮僉事曹泉急得兩眼噴煙冒火,推開一名正在瞄準的小旗,親自調整炮口。
倭寇乘坐的漁船,距離碼頭已經不到兩丈遠。而為了方便糧食的進出,從碼頭到糧庫的敵樓,也不過是四丈出頭。總計不到十五步的距離,對於射程高達四百餘步,又高高架在敵樓上的佛郎機炮來說,瞄起來非常艱難,幾乎需要將炮尾翹過人的頭頂,才能勉強對準目標。(注2:《明史》記載佛郎機炮:銅為之、長五六尺,大者重幹餘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長頸,腹商修孔,以子銃五枚夕貯藥置腹中,發及百餘丈。)
“子銃呢,給我裝子銃!”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曹泉終於將炮口與一艘漁船對成了直線,扭過頭,朝著小旗方鳴大聲命令。
“在呢,在呢!” 小旗方鳴打了個哆嗦,與身邊的弟兄合力抬起一隻子銃,按進佛郎機炮的裝填口。曹泉毫不猶豫舉起火繩,迅速點燃了火炮的引線。一道亮黃色的火星瞬間從炮尾鉆入炮膛,繄跟著 ,炮口發出“轟”的一聲巨響,半斤重的鑄鐵彈丸呼嘯而出,在彈道彎折之前,狠狠砸中的漁船的側舷。
木屑飛濺,血肉橫飛。一名躲在側舷後的倭寇,被餘力未盡的炮彈直接推出了船艙,身澧在半空中一分無二。
另外兩名臨近的倭寇雖然僥幸逃過了炮彈直擊,卻被破碎的木片刺穿了胸口。倒栽回船艙之內,慘叫著地來回翻滾,鮮血像泉水般沿著木片的邊緣往外噴射。
船上的其餘倭寇,嚇得麵如土色,紛紛站起身,朝首尾兩側躲閃。原本就已經失去的平衡的漁船,頓時化作了一隻陀螺,伴著淒厲的慘叫聲,在水麵上快速旋轉。
“棄船!” 倭寇頭目村上雄二大叫一聲,帶頭跳進了長江。
船上的其餘倭寇先是一愣,隨即將刀咬在嘴裏,縱身繄隨其後。一個個如同受驚的癩蛤蟆。這個舉勤雖然醜陋,卻救了他們當中大多數人的性命。沒等跳水求生者腕離危險範圍,又有兩枚炮彈淩空飛至,“哢嚓” “哢嚓”兩聲,將漁船砸了個粉身碎骨。
“好樣的,就這麼打!就這麼打。打贏了這仗,首級給爾等平分,老子一枚都不要!”大明龍江左衛的指揮使,昭勇將軍皇甫華興竄地手舞足蹈,啞著嗓子大聲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