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玩火(中)(1 / 2)

第十四章 玩火 (中)

“爹,不急,您先別急著去找人!” 李彤聞聽,連忙出言勸阻,“從您剛才說的情況看,那府尹分明是想把自己摘出來,坐山觀虎鬥。你和張家伯父聯袂去問罪,反而將他推到了嚴瘋子那邊!”

“這……” 掛名百戶李慎,原本也沒勇氣去找三品府尹的麻煩,聽兒子說的急切,立刻順坡下驢,“也罷,既然我兒說得有道理,為父就先緩上幾天再去找他。但是,關於你和張守義遇刺的事情,為父早晚都得跟他要個說法!”

“現在關鍵是,弄清楚那群倭寇到底要幹什麼?還有,姓嚴的是不是他們的同夥?!” 早就知道自家父親靠不住,李彤也不覺得有多失望。想了想,繼續大聲說道。

“胡說,姓嚴的瘋子怎麼可能跟倭寇是同夥?” 李慎眉頭輕皺,連連搖頭,“他堂堂正四品禦史,再自甘下賤,也不至於跟倭寇去狼狽為奸。”

“說不定他嫌自己官職低,不受重用,對朝廷心懷怨恨呢!” 李彤卻不敢把曾經夥同他人瘋狂攻擊戚繼光的嚴禦史看得太高,想了想,皺著眉頭推測。

“我的兒,你也太不把大明朝的官職當回事了?放眼天下,一共才有多少個四品?” 掛職百戶李慎聞聽,立刻氣得直拍自己大腿,“即便是名列三甲,如果年齡太大,或者模樣不夠周正,頂多到個窮鄉僻壤做個七品知縣,如果強要留在京師,就隻能去做從九品府學教授。然後努力熬到死,熬到六品也就到了頭。” (注1:名列三甲,即名字在三甲同進士出身單子內。明代後期進士舉人越來越多,文憑漸不值錢,所以官職越授越低。)

“這麼低?” 李彤一直以為,自己將來隻要考中的進士,就能平步青雲。卻沒想到,考中進士之後,前途還如此暗淡,忍不住又是微微一愣。

“你還記得前幾年來在咱家喝酒的那位屠縣令麼?” 李慎自己沒啥真本事,但見識和閱歷,卻足夠寬廣。翻著眼皮看了自家兒子一眼,撇著嘴補充,“他可是萬歷五年進士登第,會試名列第一百三十二,殿試位於第一百一十。結果怎麼樣,外放到穎上做知縣,窮得都雇不起小廝。連任兩屆之後,看看仕途沒指望了。趕繄借了貸,尋門路回京師去教書!”(注2:進士屠隆授窮縣縣令的事情,可查到他親筆所寫的吐槽書信。)

“啊?” 李彤越聽,心裏越涼,再度驚呼出聲。

“你以為呢,也就是你和張家那個紈絝子弟,總是拿豆包不當幹糧!” 掛名百戶李慎看了他一眼,嘴巴繼續做碎碎念,“你當年考了個秀才,為父為啥高興得好幾天睡不著覺?還不是覺得,你將來一路讀下去,咱們可以由武轉文,光耀門楣。你貢生卒業,做個九品也好。進士登第,授個正七品也罷,好歹都是個官身。不像為父,花了好幾千兩銀子,才買下個掛名百戶。拿出去也就嚇唬嚇唬不通行情的鄉下百姓,遇到比自己低好幾級的縣令,立刻矮上半截!”

這些話,他以前很少跟自家兒子說起。今天被逼著說了出來,心中頓覺好生淒涼。

大明朝的勛貴後代,在普通人眼裏,看似風光。事實上,根本就是朝廷散養的一群豬。非但科舉出身的文官看他們不起,真正有本事,有膽子馬背上贏取功名的武將,也很少對他們假以辭色。而他們想要重現祖先的榮耀,根本沒任何指望。每任皇帝對自己的嫡親叔叔伯伯都像賊一樣提防,更何況是這些祖上曾經手握重兵的外姓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