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賢王妃這護國夫人之名可不隻是因為她生下了皇上,還有她那不為人知的事跡。”
這話說的沒毛病,人家親生兒子當了皇帝,要給自己的母親要個誥命之類的,怎麼就不行了,何況賢王妃是百姓公認的賢妃,她替百姓做的事,雖然他們後來者不知,但名聲卻是在外響亮的。
於是眾讀書人紛紛問起賢王妃當年是怎麼護國的,那人也笑嘻嘻地說了起來。
而那權貴的門客見那人知道的不少,便知道此人的來曆不簡單,指不定與他們一樣,是任家人派來故意傳播的。
然而話已經說到了這份上,這門客還要再糾纏下去,隻會露了馬腳,於是悄悄地離開,回去傳話了。
這位年輕的皇帝,一日之間被眾人摒棄,又一日之間被眾人傳唱,他離開生母又報了母恩,如此孝子,定不負他們天下讀書人。
而三日後護國夫人巡街與民同樂一事,那可是京都最熱鬧的事。
秦樓對麵的鐵鋪裏,石老頭剛給一匹馬修了蹄,做成了生意,才歇下來,就聽到孫兒從外頭匆匆回來。
石三百看到阿爺,連忙上前說道:“阿爺可知明日護國夫人會遊街,經過咱們這一處。”
石老頭自是不知護國夫人是誰,如今住在這燕國京都,遍地皇親國戚高官的,他們小百姓,過著自己的日子,莫衝撞了這些貴人引禍上身就好。
於是石老頭拉住大孫兒,交代道:“明日你和阿奴不可出門,聽阿爺的話。”
石三百卻是搖頭,“阿爺,我今日去了城郊,與一農戶訂下一批鮮花,明日大清早就運送入城。”
“護國夫人受萬民景仰,明日這鮮花定是極好賣的,阿爺和阿奶莫出門,我帶著妹妹去街頭賣花,定能賺上一筆大錢。”
“有了這一筆大錢,咱們一家也能做上新衣裳。”
等穿上新衣,萬一在街頭遇上了爹娘,也不給他們丟臉,即使到那時不認,至少他們在京都的生活也能使爹娘放心就是。
石三百在內心補充著。
石老頭聽了,感歎自家孫兒有頭腦,可是明日人多口雜,倆孩子那麼小,莫闖禍才好。
石老頭還是不願意孫兒去冒險。
石三百卻是拉著阿爺的手,笑嘻嘻的說道:“阿爺別怕,我和妹妹會小心的,咱們也不離開秦樓這條街,這條街上多的是巡邏兵,咱們不必害怕,我定會照顧好妹妹的。”
而且小孩子賣花,更有人來買,單憑著鐵鋪的生意,這京都的消費還是有些吃力的。
石老頭沒辦法,見孩子已經給了那老農定錢,也隻得由著他做這生意了。
這京都百姓如石三百這般費盡心思做生意的不在少數,而且都等著這一日呢。
這日終是來了,大清早的,內城的權貴還沒有動起來,賢王府的門還沒有開,這外城的販夫走卒已經忙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