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奔又得逃跑了,它身後傳來了狗叫。黑雕卻不容它再次逃跑,就在大奔放下前肢準備爬下巨石時,黑雕一收翅膀掉頭衝下來,鋒利的勾嘴“乒”,啄了大奔後腦勺一口。
大奔吃痛,咆哮著從巨石上站起,抬起雙臂企圖去抓黑雕。黑雕卻展開翅膀飛上高空,嘴一張,根根熊毛飄落下來。
這麼一耽誤,大奔再想逃跑就來不及了,它和博爾的第二個回合的戰鬥就開始了。
大奔望一眼越跑越近的五條獵犬。五條獵犬邊喘邊汪汪叫,博爾在後麵急匆匆提著槍邊跑邊喊:“黑虎,圍上去!”
大奔低低地咆哮,掉頭向河道岸邊的一座石山攀去。石山是紅赫色的大石一塊塊雜亂地堆積成的。石山上有隻岩羊遠遠地在注視著這場人熊大戰。
大奔側著身體,將身體的一側靠在石壁的一方。它先用前掌踩住一塊大石的凸處,後腿跟著踩在同一塊石上,這樣一步步往石山上攀行。大奔攀上了一段石路,前麵是一塊更大的斜坡形的巨石。大奔停下來,扭頭看見五條獵犬連竄帶蹦地往上追,它們迫近的速度很快。大奔等了一會兒,五條獵犬追得更近了,博爾卻落得更遠了。
大奔再次轉過身,它在那塊坡形巨石旁向側方踱了幾步,才發現已無路可走。前麵是山頂的邊緣,悠悠的盡是霧氣。後麵有獵人、獵犬在追趕,更無法後退。
大奔鼓起勇氣直立起身體,往坡石上一竄,四肢踏在坡石上往上爬。好艱難!在大奔爬到坡石的中腰時,黑虎先一個追到了,它往坡石上一縱身,一口咬在大奔右後腿上,而且是死死咬住不放。它不能向下滑,如果鬆動滑下去,就會一路翻滾著摔死在石山下。
黑虎很清楚這一點。但它扯不動力大身重的大奔,反被大奔一收腿,拖著黑虎往坡石上爬去。
這樣一來,黑虎更不敢鬆口了,它隻好拚命咬住大奔的腿,希望大奔也能把它拖上坡石。坡石下的另一條獵犬發現了凶險,一縱身撲過去,它的嘴瞄上了黑虎的後腿。可惜它遲了一步,黑虎又被大奔拖著向上爬了一步。這條獵犬“哢”一嘴咬空,就落到了坡石上。坡石太陡,又太滑,它的爪子無法攀住坡石的石縫,它向下滑去。“嗤嗤”滑到下麵另一塊石上,獵犬的左邊後腿踩空了,停不住下滑的趨勢,叫一聲,一個虎撲撲出去,在半空中一扭腰,轉了個半圈,就落在了另一塊圓石上。可是獵犬的動作太猛,它落下後被衝力一衝,收勢不及就一頭從圓石上栽滾了下去。獵犬連翻幾個跟鬥摔在了山下,好在落下的地方長著幾叢矮樹,獵犬把樹枝葉砸出了個洞才摔在地上,折斷了條前腿。它哀嚎著舉著斷腿原地打轉。
獵犬的樣子沒有得到主人博爾的憐惜。博爾以前登過這座石山,知道爬上大坡石上麵就是草原,草原連在峽穀中原始森林的邊緣,而且這座石山並非隻有這一條路可走。
大奔忍著被黑虎咬中的痛苦,隻要它再往前走一步,它就可以爬上坡石在轉身把下半shen還趴在坡石上的黑虎撕碎。
黑虎同樣知道凶險,它的前爪一搭上坡石的邊緣,後腿便用力一蹬,腰間用力,鬆開咬腿的嘴,“唰”,從大奔屁股後麵竄上了坡石。就這樣,大奔後爪那一巴掌從黑虎頭頂飛過,沒有拍中。
大奔轉過身,看清了這塊平台,發現這是處十分理想的戰場。大奔沒有理會在旁齜牙咧嘴的黑虎,它蹲下來開始打掃戰場。
大奔揮動前爪,平台上的石子雜草被掃擊得亂飛,然後直立站起來,碩大的腦袋晃悠著開始咆哮,口水一串串落在平台上形成一圓一圓的濕點。又一聲咆哮後,大奔就向黑虎撲去。
黑虎不愧是一條出色的獵犬,它叫著在大奔兩條前臂間竄進竄出。隻要一個閃失被大奔拍中或者咬中,它的生命就完結了。就在這時,另外三條獵犬從另一邊緩坡爬上了坡石,它們一爬上來就分成幾個方位向大奔撲咬。
大奔不得不分心對付另外三條獵犬,無奈之下放棄了被它逼退在坡石邊的黑虎。這種攻擊方式正是熊的天性所特有的,熊從不主動攻擊對手,往往在拚鬥中習慣性地處於守勢。
熊先對付的是最先向它攻擊的對手,如果最先攻擊它的對手一擊不中往後退,熊就會追著再次攻擊。倘若這時另一個對手向熊攻擊,熊就會放棄先前的對手轉而迎戰新的對手,因此熊的攻擊和搏殺力不如虎。
獵人也經常利用熊的這個特點來獵殺熊,往往當獵人把熊激怒以後,熊會撲上來,獵犬就會迎上去阻擊,熊就會轉變目標迎鬥獵犬。這樣就給了獵人機會,熊就有可能因此死在獵犬和獵人的合力之下。
大奔同樣具有熊的一切特質和弱點,每當它在一擊不中準備進一步攻擊時,另一條獵犬就會在同伴凶險時及時撲上去糾纏。這樣,大奔幾次錯過了獵殺對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