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鈞瓷花盆(2 / 2)

秦楓知道所謂的鈞窯就是在中州的鈞州,也是今天的禹州鈞窯燒製出來的瓷器。

想想剛才的瓷器花盆,所施的釉質既有宋鈞窯的施釉點,也有元鈞窯的特征,難道是明初的鈞窯,明初這個時候的鈞窯技藝精湛勝過了宋、元兩朝了。因為秦楓根本就沒有看到整件瓷器花盆上有施釉不一致,造成的釉層墜積的現象。

秦楓也從鈞瓷的很多特征看了剛才的瓷器花盆,比如蚯蚓的走泥紋、宋鈞窯的瓷器外底大多施褐黃色釉、銘文不多是北宋鈞瓷的一個特點,一般都是刻“一”到“十”的數字,不過也有一些高官顯貴刻出了銘文,比如“奉華”,“蔡”、“重華宮”、“養心殿”等等。

秦楓看的瓷器的口沿和圈足施釉輕薄,這點符合鈞窯的瓷器的特征。釉麵上稍有的微黑的斑點和棕眼也是對的。

秦楓想想瓷器花盆胎體細密,從口沿漏出來的胎體顏色可以看出來是淺灰色的。

鈞窯瓷器從初始於唐朝,後來曆經宋、金、元、明、清以及到民國時期,鈞窯的瓷器的製作方法一般都是手拉坯的技藝。

秦楓也知道鈞窯瓷器是華夏的五大明窯瓷器之一,到現在已經有了1300多年的曆史了。

秦楓看到過大清乾隆皇帝,曾經寫過一首詩誇讚曆代的鈞窯瓷器:“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

人們也有說:“金銀有價鈞瓷無價,家無鈞瓷莫說富,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秦楓一邊想著手裏也沒有停下來, 隨便拿起一個碟子一個碗,放到了那個鈞瓷花盆一起說:“老板這三件瓷器一起開個價吧。”

“小夥子眼力不錯嘛,我的攤位上最好的三件瓷器都被你找到了。”

“打住打住,老板首先說我對這些古玩瓷器什麼的一竅不通,我就是看著感覺稀奇的就想買回去,你也不要說那些有的沒的,你就幹脆說這三件瓷器多少錢吧。”

攤位老板一聽秦楓這樣說,想往大了忽悠又不怕把什麼都不懂的秦楓給忽悠走了,既然知道秦楓不是圈裏人,他也就感覺秦楓是想在自己的攤位上壯大運的,根本就不是看出了物件的真假,一個碟子一個碗就不用說了,那一看就是民國時期的民窯製作出來的一些大眾貨。這個天青釉的花瓶,他收到手之後也找人看過了,當看到圈底款有很明顯被打磨的痕跡,又莫名其妙的刻下了自己和他找的那個人,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的幾個字的時候,那個半桶水的鑒寶大師,也沒有仔細的再多看或者查詢資料看看,很快就斷定是仿鈞瓷的臆造東西了。…

攤位老板,這個花盆在擺在自己的攤位上,已經有好幾個月了,也有不少人看過了也比較喜歡,一看底款有打磨的痕跡,又重新刻上的幾個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的字,他們又都放下了這個漂亮的花盆。(其實現在到古玩市場裏撿漏淘寶的,真正的古玩鑒賞大師越來越少了,他們總是認為在這些地攤上不可能有什麼真正的古董出現了。)

攤位位老板想到這裏,於是一咬牙說:“小夥子既然你看好這三件瓷器,你就給3000吧。”

“老板3000有點多了,你看還能不能再少一點?”

“小夥子這3000我也是看著很你年輕想賣給你的,再少就不能賣了。”

“嗬嗬,謝謝老板了,要是來一個比我更年輕的人,老板你是不是一高興就把這幾件東西送給人家了。”

老板被秦楓這樣一說,臉上頓時就露出了尷尬的一笑說:“小夥子,要不你還個價,我看著合適的話就賣給你了。”

“老板,既然你都這樣說了,那我也不少出三件瓷器1000塊。”

“行不行?小夥子,你這殺價殺的太狠了,1000塊太少了,我要是這樣就賣給你了,連我進貨時候的價格都不夠。”

秦楓從坐著的小馬紮上站起身來說:“老板我最多再給你加200塊,你要是賣我就拿著,不賣的我再到其他的攤位上去看一看。”

本來在秦楓出1000塊站起來欲走的時候,老板就想要1000塊賣給秦楓了,沒想到這個小家夥又多加了200塊,老板心裏暗喜,到底還是太年輕了,不過攤位老板不露聲色的說:“小夥子好這個價格我就是少賠一點錢也賣給你了。”

秦楓付給老板1200塊錢,手提裏著老板給打包好的,一個花盆、一個碟子、一個碗,向朝天宮一期自己的古玩店裏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