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中國盜版文化產業鏈(2 / 2)

那時候由於國內刀片需求大幅增加,一家美國刀片公司應看重中國廣闊的市場需求,便把刀片出口到了中國,這也使得美國企業大賺一筆,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廠商剛好在此時也關注起了這個致富機會,有一些企業躍躍欲試,想要進入刀片市場,此時不少中國廠家也走上了模仿道路,這也讓山寨刀片迅速投入市場,那時候上海就有一家工廠推出了“飛鷹牌”刀片並將其作為主打商品銷售,因為質量好,而且比美國的正品刀片價格便宜,在當時也備受大眾歡迎。

其實山寨產品從古至今都不少見,幾乎各行各業的各類商品都有山寨的痕跡,不過在大家的印象中,山寨通常難以和正品比較,可飛鷹刀片卻打破了這種傳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飛鷹刀片成為全國流行的一大產品之一,到了1990年上海刀片廠刀片產量已經多達8億片,有一半的刀片都銷往海外市場,這也讓他成為當時一大明星產品。

山寨公司走向規模化發展這個小工廠也正式改名為上海刀片廠,而飛鷹牌刀片也就是主打品牌,1992年上海刀片廠的飛鷹刀片占據全國刀片市場70%年利率達2000萬之多,這在當時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與飛鷹牌刀片日漸上行的局麵不同的是,美國正品公司卻逐步力不從心,甚至後來已經完全忽視質量,伴隨著時間不斷推移,這家正版刀片品牌逐漸成為“拖累”飛鷹牌刀片的存在,甚至影響了飛鷹牌刀片的口碑與聲譽,考慮之下,上海刀片廠決定收購美國刀片公司,這在當時也在中外之間掀起熱議,畢竟山寨公司收購正品公司的確是業界奇聞。

在完成收購之後,上海刀片場也沒有因為現在所取得的成功成績,而感到驕傲自滿,他們不僅關注起了產品質量,而且還積極同世界上的一些其他競爭品牌合作在中國創辦了分公司,再加之經濟市場春風襲來,諸多國外品牌也都向上海刀片廠拋來橄欖枝,在1992年上海刀片廠和吉利公司合資成立了上海吉利有限公司,而1995年又同德國雙立人成立了上海雙立人亨克斯有限公司,專門生產高檔刀具。

上海刀片廠多次同各個外資企業合作,並成立了65家大大小小的合資公司,在經過這6輪合作後,上海刀片廠的資產也從原有的6,000萬直接增長至2億元年,利潤也從1,000萬猛增至1.6億。

不同於那些在改革開放時期經曆陣痛的國內企業,在海外資本滲透之時,上海刀片廠卻也沒有自暴自棄,而且讓大家更意想不到的是,上海刀片廠反而完成逆襲。

隻可惜後來伴隨著社會和時代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符合大眾需求的新產品出現,使得曾經享譽盛名的飛鷹牌商品逐步淡出大眾視野在2010年飛鷹牌也被移出了著名商標的隊列這樣的局麵,也令不少人深感唏噓。

屬於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都。

國人的盜版技術,真的是有的牛逼哄哄,有的毫無下限,這玩意怎麼說呢,不管製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