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 23 章
大年的醫院,仍然白茫茫一片, 醫生和病人絡繹不絕, 像與外界隔絕一樣, 絲毫沒有春節前的氣氛。
韋如夏起了個大早, 她去盥洗池接了一盆溫水,想要奶奶洗把臉。端著水盆出來的時候,發現奶奶已經從床上起來了。她穿著病號服, 衝她一笑,說道:「我自己來吧。」
她今天精神很好, 體力也比往日要充足。韋如夏看著她這麽久以來第一次變得紅潤的臉頰, 端著水盆邊開盥洗池的門邊說道:「我去放水。」
韋子善推門進來時,李夙和正坐在窗邊,她手上拿了一本《泰戈爾詩選》, 肩上披著一件灰色的羊絨披肩,背影溫暖又安詳。
聽到開門聲, 李夙和回過頭來, 看到韋子善,她笑了笑說道:「夏夏去超市買材料了, 今天我們做湯圓。」
年糕需要的工具太多,在醫院做不了, 湯圓比較簡單, 還是可以做一下的。
韋子善穿著淺褐色的大衣,他身材高大,五官俊朗, 懷中抱著一束花,格外有英倫紳士感。李夙和愛花,醫院裏不能養,他每天都會買一束過來。
將手上的花遞到李夙和懷裏,韋子善眉頭微微一擰,說道:「湯圓可以出院再做,你今天還是好好休息吧。」
李夙和不以爲意,嗅了嗅懷中的百合,她將書放到一邊的小桌上,示意韋子善坐下,說道:「夏夏第一次陪我們過年,我想讓她瞭解瞭解安城過年的習俗。」
聽到是爲了韋如夏,韋子善眉心擰得更緊了。
兒子就坐在身邊,他有什麽神態變化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李夙和身體靠在椅背上,抱著一大束鮮花,身心有些疲累。
「你還是抵觸她。」李夙和說,「對她抵觸這麽深,怎麽去瞭解她。」
韋子善不想在李夙和生病的時候和她討論韋如夏的問題,因爲這很有可能引發爭吵,也很有可能讓她心裏更加不舒服。
「我們不要說這些了。」韋子善說。
「我愛你比愛她多。」李夙和說。
韋子善抬頭,母親表情平靜,眼睛裏閃爍著光芒,這句話是她由心而發的,韋子善感受得到。他們無數次聊過韋如夏的問題,這是母親第一次從這個角度出發來講,有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感覺。
「你是我兒子,我活不過你,肯定是要先你而死。我死後,我不想讓你孤獨於世,所以我才去接她來到了安城。我愛你比愛她多,不然我也不會這麽自私地把她接來安城,讓她整天遭受你的冷眼和漠視。」
這個想法幷不光彩,因爲這確實帶了一個母親的自私。聽母親這樣說,韋子善再從「我自己也能過得很好」出發去辯駁這個問題,就顯得幼稚而可笑。
韋子善是善辯的,就韋如夏的問題上,他第一次被母親說得啞口無言。
喉頭有些酸澀,李夙和說完後,似乎還有話要說。她嘴唇微動,半晌後,問韋子善:「你父親去世多久了?」
換了個話題,韋子善眸光動了動,看著李夙和說道:「二十年。」
「你父親去世那年你比她還要大,你應該還能記得自己當時是什麽感受,而你那時候還有我。」李夙和緩緩地閉上眼睛,對韋子善說:「她今年剛剛失去了相依爲命的母親,和你在一起還不如一個陌生人善待她的多,她比你要難過。她的出生毀了你的生活,但錯在她的母親,不在於她。你是個善良的人,對待小區裏的小野貓都懷著慈悲之心……」
李夙和語氣一頓,陽光灑在她臉上,老人的每一根皺紋都顯得那麽慈祥。她睜開眼看著韋子善,語氣輕微,帶著低低地哀求。
「對她好點。」李夙和說。
北方過年都是包餃子,湯圓是元宵節的時候吃的,但基本上都是去超市買速凍的,幷沒有親手做過。
李夙和的病房有一間小廚房,廚房裏剛好可以裝得下三個人。祖孫三人分工合作,李夙和負責做餡兒,韋子善負責和糯米粉,弄好後三個人一起包湯圓。
「你會切麵啊?」李夙和看著韋如夏將麵團切成小塊,還切得有板有眼的,有些驚奇。
將切好的小塊揉捏開,韋如夏笑著應了一聲:「跟包餃子差不多。」
李夙和一臉「不愧是我孫女」的表情,轉頭看了一邊正在包湯圓的韋子善,瞬間一臉嫌棄:「你跟我包了多少次湯圓了?怎麽還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