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2 / 3)

莽雲騎如今已然重建。過去的西北軍統領姓靳,是大瑀赫赫有名的忠昭將軍,如今的新統領則是個還未有大功績的年輕人,寧元成。

寧元成似乎是明夜堂,或者說嶽蓮樓的朋友。欒秋和商歌在大瑀境內緊趕慢趕,一路上不斷搜集可疑線索,足足走了兩個月才抵達封狐。在城門亮出嶽蓮樓寫給寧元成的信,士兵很快便把他倆帶到了寧元成麵前。

寧元成行伍之氣十足,銳利目光在欒秋和商歌身上掃過,立刻盯緊商歌。

盛夏炎熱,商歌趕路時不戴帽子,如今進了城才用笠帽麵紗偽裝。她本想用易容藥膏等物裝扮成麵目正常的人,但被欒秋勸阻:封狐也熱得不同尋常,沒必要再加重自己負擔。

寧元成命令商歌摘下帽子,商歌猶豫片刻才照辦。寧元成打量幾眼,愈發狐疑:“你是帶她去……看病?”

欒秋按照信上嶽蓮樓的說法解釋:“這位是我妹子,她家在金羌,多年未回,我帶她去尋親。”

有嶽蓮樓的信,加上欒秋一臉正派,寧元成很快在通關文牒上蓋了印。

他送二人去白雀關,一離開軍部,話便漸漸多了起來。

封狐城百廢待興,不久前西北邊防軍擊退了再次來犯的金羌部隊,莽雲騎唯一幸存的女將軍手刃金羌帶頭大將,還把頭顱掛在城牆晾了多日,這故事被寫作嘌唱詞兒,大街小巷都在傳揚。

在軍部對麵的麵攤上吃了碗水滑麵,耳邊聽到的,盡是什麼“白霓”“忠昭將軍”“狼麵侯”“小將軍”之類的事兒。

不是邊境大將,就是朝廷人士,欒秋全無興趣,商歌倒是豎起耳朵,津津有味。

寧元成說了不少事兒,三言兩語之間,忽然偏見欒秋腰上的東西。

“……炎蛇劍?”他看看纏在腰上的軟劍,又看看欒秋。

臨行時嶽蓮樓叮囑過,寧元成此人絕對可靠,可以說出一部分實情。

欒秋便解釋,這是一位苦煉門人遺留的東西,原本被雲門館館主曲青君收在囊中。如今雲門館散了,曲青君失蹤,此物由明夜堂保管。他此次上路,嶽蓮樓和沈燈便交給他,讓他防身。

“苦煉門啊,聽過、聽過。”寧元成說,“金羌埋伏在大瑀的暗針身上,也有著這東西。”

寧元成告訴他,被割腦袋的大將送了不少暗針潛入大瑀,炎蛇劍便是身手卓越的暗針們用以防身、自刎的工具。他談興正濃,又聊起自己在封狐城內抓探子的事兒,欒秋有一搭沒一搭地聽。

“狼麵侯最近到西北軍來練兵,他也是嶽蓮樓的朋友。”寧元成為二人付了麵錢,繼續帶他倆往前走,“我介紹你們認識。”

欒秋認為自己必須說清楚一件事:“我和嶽蓮樓不是朋友。”

“我知道。”寧元成立刻道,“他那樣的混帳東西,哪裏來你這般正派的朋友?”

欒秋:“那你……”

寧元成:“我們幾人湊在一起,說的全是嶽蓮樓的壞話。你若有興趣,一同喝酒聊聊。”

欒秋遲疑好一會兒才謝絕。

“嶽蓮樓麵子真大。”騎在馬上的商歌說,“西北邊防軍統領,那得是多大的官兒?還一路把我們送出白雀關。”

兩人此時已經告別寧元成,離開了白雀關。

白雀關外便是周王坡,長而陡峭,易守難攻。當日西北軍便是在此處與金羌激戰。寧元成描述當日情形,又是興奮,又是激動。等說完這些,他又問欒秋大瑀的事兒,尤其是江湖事兒。欒秋此時才懂,這人一路遠送,其實是為了聽江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