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話,看著齊氏臉色難看騎虎難下的樣子,楊槿琪心中冷笑。
敢在這種場合公開嘲諷她,就要做好被懟回去的準備。左右今日是齊氏兒子成親的好日子,率先惹出來事端的也是齊氏。
齊氏怕親戚們笑話,她可不怕。
想說她?行啊,鬧大吧。
齊氏是著實沒想到,楊槿琪竟然敢當眾說出來這樣一番話。
一般的新媳婦兒,被訓斥了之後,怕丟人,即便是受了委屈也多少會揭過去。可她卻不管不顧的,直接挑了出來,不怕事兒大。
看著兒媳的娘家客人在一旁嘀嘀咕咕的樣子,齊氏覺得臉上臊得慌。
此刻,除非她親自承認自己剛剛說錯了,要不然,一個苛待晚輩的名聲是留下了。畢竟,楊槿琪剛剛的確給她行禮了,這麼多人都看著呢。
她剛剛也不過是找個由頭,想要給楊槿琪一個難看罷了。
沒想到難看的人變成了自己。
然而,怕什麼來什麼。她正擔心著兒媳那邊的親戚,不料,兒媳那邊的一個親戚真的過來了。
那親戚也不是旁人,正是兒媳的嫡親姨母鄭氏,鄭氏嫁給了劉氏的兄長。
所以,她既是兒媳的一幕,也是她大嫂劉氏的娘家嫂嫂。
劉氏的母親出身宗室,劉氏向來眼高於頂,她這位嫂嫂跟她也是一類人,向來不把他們昌祿伯府放在眼裏,對她也是冷冷淡淡的。
然而,鄭氏見著楊槿琪後,卻笑著說:“剛剛就瞧著像你,沒敢過來認。沒想到你也過來。如今我這外甥女嫁入了周府,倒是跟你沾親帶故了,這也是她的福氣。”
楊槿琪愣了一下,想到剛剛聽到旁人對她的稱呼,思索了片刻才終於明白過來。
眼前的這位夫人姓鄭,清榮郡主的祖母也姓鄭,是這位夫人的嫡親姨母。也就是說,這位夫人是駙馬的姨表妹。
她去長公主府時,也見過這位夫人幾次。
之前隻記得她夫家跟宗室有親,再結合最近打聽到的周府的消息,瞬間便想通了。
這位,便是劉氏的嫂嫂吧。
她之所以能記住鄭氏,是因為之前清榮郡主說過一句話。
這夫妻倆,一個是她父親那邊的親戚,一個是她母親這邊的親戚,也不知該如何稱呼,亂得很。
思索了片刻後,楊槿琪連忙道:“見過表姑母,您這是哪裏話,能跟您做親戚是晚輩的福分。”
這“表姑母”的稱呼,是隨著清榮郡主叫的,也是按照駙馬那邊稱呼。
鄭氏本就是商賈出身,存著一顆攀附的心,也知這位平安侯府的姑娘跟清榮郡主關係甚好。
所以,楊槿琪這般對她,她心中很是喜悅。
看了齊氏一眼之後,鄭氏心下轉了好幾圈,開始冷嘲熱諷:“也不知有些人眼睛長到哪裏去了,我離得老遠都看到你行禮了,有人竟然假裝看不到。哎,隻是可憐了我那苦命的外甥女,不知道以後嫁過來之後,會不會也被人這般對待。想來,要是傳出去什麼我外甥女不孝的消息,估摸著十有八九也是假的。”
這話,既為楊槿琪澄清了,也是在為她那外甥女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