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太子監國(1 / 3)

立政殿裏,

武懷玉猶如易中天老師,侃侃而談,通鑒開篇其實講的是三家分晉的故事,

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晉國,也標誌著從春秋時代正式進入了戰國時代,

“彼時晉國王室衰微,智家、韓家、趙家、中氏家、範家六個家族最強,而六個家族當中又數趙家最強,整個晉國的軍政都被趙家把持,”

武懷玉跟品三國一樣,把自己寫的書細細品讀講解給皇帝一家三口聽。

“智家第六代家主智宣子準備選擇智瑤做為繼承人時,他弟弟告訴他,智瑤哪裏都好,就有一點不好,為人不夠仁義。如果選擇他做為智家新一代家主,那整個智氏家族都要滅亡,

但智宣子沒有聽他的,仍舊選擇智瑤做為繼承人,於是智果直接改姓,另立宗廟。”

皇帝一家三口都很認真的的聽講。

“趙家家主趙鞅去世,智瑤抓住機會帶領智家成為晉國最強家族,直接把持晉國軍政,聯合韓趙魏三家把另外的中氏家、範家給瓜分了,六大家族變成四大家族,”

“太子殿下,如果你是智瑤,接下來你會怎麼做?”懷玉拋出一個問題。

承乾思索了一下,答道,“繼續吞並其它家族,壯大智家勢力。”

李世民聽了卻搖了搖頭。

武懷玉道,“殿下,智瑤正是這麼做的,他決定拆分趙家,這個曾經晉國最強的家族,也是當前對智家威脅最大的家族,”

“老師,那智瑤做對了嗎?”

懷玉笑笑,“殿下,現在晉國的情況,其實就是一個很經典的問題,那就是在四方博弈當中,最強的一方應該如何選擇。”

“智瑤的選擇是聯合最弱的韓魏兩家向次強的趙家進攻,三家當中,趙家對他威脅最大,如果給趙家時間發展,那麼未來就是智、趙兩家雙強對峙,不僅彼此奈何不了對方,還會給韓魏兩家更多騎牆機會,所以他首先打擊趙家,

而且他聯合韓魏兩家,也是擔心自己腹背受敵,所以先下手為強,避免韓趙魏三家結盟,”

“在智瑤的聯合下,智、魏、韓三家圍堵趙家城池,久攻不下,智瑤想出了水淹城池的計謀,但眼看城池將破,趙家將被執瓜分時,意外卻發生了。”

“發生了什麼意外?”承乾問。

“太子覺得會發生什麼意外呢?”

“難道是韓魏反水?”

李世民捋須點頭,很是滿意,“承乾讀過這段曆史?”

“兒臣沒細讀過這段曆史,但既然最後是韓趙魏三家分晉,那肯定智氏被先瓜分了。”

“殿下說的沒錯,趙氏城破之際,韓、魏兩家突然倒戈,聯合趙家將智家軍隊擊敗,殺死智瑤,同時將智家人盡數誅滅,瓜分了智家乃至整個晉國,曾經智果的忠告成了現實。”

“殿下,本來智家是晉國四大家族中最強的,甚至一度聯合了韓魏,差點滅點趙家,可最後為何反而是他功虧一簣呢?”

承乾也一時想不明白,為何最強的反而最先敗了,明明智瑤已經先把韓魏拉到自己陣營了啊,明明趙氏是必滅的困局了。

“老師,為何?”

“其實很簡單,一開始智果就說清楚了問題的根本,那就是智瑤不仁。”

“啊,不仁?”

“沒錯,道德經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一旦踏入棋局,那就難以回頭,所謂一步錯,步步錯,走錯一步則萬劫不複,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入局,就是用仁去代替爭,”

承乾聽不懂。

“其實說直白點,就是要以靜置動,靜待時機,爭固然可以有所得,但是失敗的話則代價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