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瞞陳公,高榮的親妹妹高十二娘,還是我妾侍,我家十六郎的生母。”
武懷玉笑著把兩人情況說了,一個是宰相戴胄的嗣子,戴胄現在還是民部尚書。一個是武懷玉妾侍兄長,北伐悍將。
這兩人出任容州都督府的長史和司馬,兩個都是正五品,還都是宰相的親屬,陳龍樹一時心裏很複雜。
“容州都督府新設,要領十六州四十餘縣,職責還是很重的,陳公首任都督,總得有得力助手,
戴至德擅文,高榮擅武,他們協助陳公,再加上朝廷派去的寧遠軍,足以打開局麵,到時點選州兵、編練鄉團,
兵強馬壯,推行兩稅新法,編戶齊民,均田授地,也就會很順利。”
話都讓武懷玉說了,陳龍樹也知道他其實沒有其它選擇餘地。
戴至德和高威都很快趕到,
沒一會,牛見武也來了,他已被武懷玉推舉為寧遠軍使,
寧遠軍的全稱是容州都督府寧遠鎮守軍,牛見武是寧遠軍鎮守使,這是個使職,無品階。
他的本職是遊擊將軍守右驍衛藤州鐔津統軍府統軍攝本衛中郎將充容州寧遠鎮守使,魏城縣子爵。
牛見武既是容州寧遠軍的鎮守使,也是容府兩個統軍府之一的鐔津府統軍,
寧遠鎮有五千鎮兵,鐔津府則有一千二府兵。
容州都督府的幾個主要官員都在這了,
陳龍樹是都督,都督十四州六十四縣軍政,戴至德是長史分管稅賦財政,高榮是司馬,主管州兵鄉團。
牛見武是寧遠軍的軍使,又是鐔津府的統軍。
至於下麵的錄事主簿諸曹參軍事等,這些基本上也都是要從朝廷這裏調派過去,
“容州是個彈丸之地,戶不過千,但朝廷卻要在此設立嶺南六都督府之一,陳公是嶺南人,當知曉朝廷用意吧?”
陳龍樹點了點頭。
容州其實是個新名字,
武德四年大唐以合浦郡之北流縣和永平郡之普寧縣置銅州,後又從此流分置宕昌、新安兩縣,從普寧分置渭龍縣。
後來宕州縣又分入普寧和渭龍。
貞觀元年,武懷玉建議重新調整天下區劃,尤其是對許多重複的州縣名更改。
李世民頒令,要調整的州縣,以其所在地之名山大川更名,於是銅州更名容州,因境內大容山得名也。
眼下容州轄北流、新安、渭龍、普寧四縣,戶口卻不滿千。
容州治所在北流縣,
北流縣也不大,但這裏西是大容山,東有雲開大山,北有北流江入西江,南有南流江入大海。
陳龍樹對於容州還是很熟悉的,容州雖是新設,但這片地區以前也是陳氏勢力範圍的,
他借了紙筆,迅速的畫了副簡單的地圖。
武懷玉等便清晰明了的看到容州位於大容山、雲開大山之間,
“容州東西南三麵高,中部和東北部低,由南向東北微坡傾斜、平緩下降,州內嶺穀相間、丘陵起伏、河穀交錯,河流由東南向西三麵彙集,
境內最大的河流繡江,也稱為容江,發源北流雲開大山雙子峰,由南向東北流,於藤州彙入潯江,全長五百餘裏。
這條河非常重要。”
陳龍樹在那條河上加粗,正因為這條河,就有了六萬大山與雲開大山之間的容江走廊,這條路線起點,是由潯江、容江交彙的藤縣起,溯江上行五百裏到容州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