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容州都督
“郡公不必客氣,快快請坐。”
武懷玉笑著上前,陳龍樹打量著他,他也打量著陳龍樹。這位都督也是年過花甲,不再少年了。
相比起馮盎的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陳龍樹則更像是個老夫子。
清瘦,皮膚黝黑,須發花白,還有股書卷氣。
據說他在嶺南開辦了不少學校。
這位仕唐十年,在嶺南任過六州刺史,現在升為容州都督,初投唐時,朝廷授他鄱陽縣男爵,一直到貞觀二年他奪回南扶州,才升為縣子。
而這次他升容州都督,朝廷給他晉封為宋平郡公,這是他祖父他父親都曾封過的爵位,也是瀧州陳氏世襲爵位。
得到這個爵位陳龍樹還是很激動感恩的。
他的兩個兒子,陳普光陳集原也都已過而立,長的倒是高大健壯,李世民封陳普光為鄱陽縣子、陳集原為穎川縣男,
又授陳普光為瀧州永寧縣令,次子陳集原為禁軍千騎。
“喝茶。”
懷玉笑著坐下,
陳氏父子三人這才跟著坐下。
“陳公嚐嚐這茶,信陽毛尖,河南的茶,信陽離陳公祖籍穎川也不遠。”
潁川,便是許昌。
信陽離許昌不算遠,都是河南地。
武懷玉拿出來的這茶,是特意選的,也叫豫毛峰,武家綠茶中的精品,采用的是武氏信陽茶場品質上乘的本山毛尖茶。
一壺熱水衝泡,
水晶杯裏的茶湯,香高味濃湯色綠。
陳龍樹謝過,接過茶。
這水晶杯裝茶,更襯的茶的不凡。
陳龍樹也知道這位年紀還沒自己兒子在的武相公,他家的茶葉非常有名。
信陽屬於淮南茶區,茶葉一直就比較有名,列為貢品,所謂淮南茶信陽第一,品不在江東茶之下。
陳龍樹在嶺南也喝茶,且喜歡喝老家河南那邊的信陽茶,不過以往喝的還是茶餅茶磚較多,茶葉烘烤後碾磨成細末,煎煮茶湯,
這般直接衝泡的散茶,尤其是放在水晶杯裏,晶瑩剔透的杯中,那一片片嫩芽舒展開來,
顏色鮮潤、幹淨不雜,香氣高爽。
小抿一口,細細品嚐,發現味道鮮爽、醇香,然後是回甘,
外形細圓的茶葉,越看越讓人喜歡。
“讓相國見笑了,我以前雖也喜歡喝信陽茶,但卻還是頭次喝散茶,卻不料味道這麼好,滋味濃醇、回甘生津,真是上品好茶。”
“河南是個好地方啊,曆史文化悠久,潁川陳氏也是名門望族,陳公祖上遷到嶺南,落戶西江流域,開枝散葉,教化俚僚,為我漢家也是立功極大。”
武懷玉稱讚了陳龍樹當初積極歸附大唐,此後六任州刺史,為朝廷開州置縣,編戶齊民,功勳著著。
“陳公的功勞,朝廷和陛下都看在眼中,所以這次陳公升容州都督,那也是眾望所歸。
容州地理緊要,朝廷在此設都督府,特挑選陳公來做首任都督,也是看中都督的忠心和能力。
尤其是忠心,”
陳龍樹被武懷玉誇讚的都有些不好意思,有些話都不好說。
“我讓人去叫戴至德和高榮了,他們馬上就到。”
這兩人即將出任容州都督府的長史和司馬,武懷玉笑著對他道,“這兩人也都是自己人,陳公值得信任,去了容州能成為你的左膀右臂好幫手。”
“戴至德是道國公戴相公的嗣子,戴相公無子,這戴至德是從他大哥那過繼來的,本在東宮率府任職,能文允武,
高榮是幽州山後人,也是出自名門並州高氏。高榮小名雀兒,他爹鷂子高威,父子都勇武了得,我在幽州時,隨我北伐,也立下不少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