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國事與家事(1 / 3)

戀上你看書網 WW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漢列侯最新章節!

太學院有一個巨大的花園,花園中常年百花盛開,爭奇鬥豔姹紫嫣紅,每當疲憊的學子踏入中心花園,迎著秋日裏和煦的微風,徜徉在百花叢中會暫時忘卻心頭的苦惱。

環繞大花園的是條寬闊的河渠,最初計劃開挖出巨型人工湖,奈何工期太緊完不成既定的任務,經過多次修改裁剪變成一條環水渠道。

渠道本身做工很精細,絕不是簡單挖條深溝夯實土地了事,民夫們把近幾年長安城內外積累的工程碎料,尤其是大塊的石子全部投入河道底部,再用大石輥反複壓實墊平整,工程量不及傳統夯土的三分之一,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渠水清澈透明,源自長安八水之二的潏河和灃河抽來的天然河水,繞過太學區往西北修出一條斜岔道直通灃河主河道,太學教學區有一半在潏河渠道三角洲範圍裏,那一塊恰好是學生的居住區,倚樓遠眺湍急的河流在北方彙集流入渭河,頗有一番奇妙的景致。

花園東西南北由四條寬闊的石橋連接,四條主幹道圍繞著太學四個功能區次第延伸而去,花園正北方是太學的主要辦公機構所在地,太學祭酒衛綰的辦公地。

“工者魯班術也,可為百藝之首,軍之銳矢、國之重器皆出自百工雙手,下工之術可求溫飽,中工之術可傳承技藝,上工之術可流芳百世……”

劉徹隨手翻開《工學》閱讀書中開篇序言,讀到一半不禁心中微震,曹時親手做的序果然與眾不同,強烈的個人風格和與眾不同的觀點讓讀者眼前發亮,讀過序言才知道原來工業是那麼重要,以前的種種偏見和歧視是如此的幼稚。

衛綰侍立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觀察著。他希望從天子的眼神中讀出嘉許之意,他這個祭酒當的並不輕鬆,辛苦幾年忙前忙後製定規章製度。雖有曹時提出一攬子的基本框架,可事到臨頭還要他親自督促去辦。意向性的提議變成條文典章,各學院的設立和專攻方向變成落到實地的教科書,哪一樣做起來都不輕鬆。

為了教科書的編撰,衛綰的頭發基本都變白了,看起來就像個幹幹瘦瘦的七十老叟,可他今年才剛滿六十歲而已,為了太學的創製嘔心瀝血費盡心機,他所領導的太學籌備機構。先後走訪數十萬個人搜集大量的信息資料,從幾十個行業裏請來一千多人組成教科書編纂團隊,前後經曆兩年多的時光,七百多個日日夜夜,十易其稿,大修百餘次,小修數千次,最終定下這個初版印刷。

劉徹並不了解教科書的編纂之難,尤其是最基礎的《》、《理學》、《農學》、《工學》、《商學》、《神學》、《法學》、《醫學》、《軍學》的基礎大部頭,一本書就有六七百頁的內容。裏麵的內容難免有各種偏頗和誤差,考慮到教學的迫切性隻好硬著頭皮刊印初版,隻有通過太學講師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再逐步總結歸納出解決方案作為再版刊印的底稿。

看了會兒工學的基礎介紹,劉徹頓時大感吃不消,合上走到陽台外欣賞風景。

風和日麗的下午,輕柔的風吹入三樓,劉徹盡情的享受著短暫的愜意,這一刻他心神安寧無思無慮。

“我聽說,院有語言專業,專修匈奴語、月氏語、西南夷語的口語,特地從長安城請來降侯為學生講課。你們的創意非常有趣,降侯們也算物盡其用了。”

“院與理學院嚴重超編是個大麻煩。許多學生衝著兩院的名頭報名進來,絲毫不管自己的是否適合文理兩學院。今年六月的升學考試做了嚴格測驗,一門課程不合格的留級重修,兩門課不合格的調換院係重新學習,三門課不合格的勸退,幾經周折才把院係不平衡擰回來。”

劉徹毫不在意,他才不管隻言片語裏蘊含多麼劇烈的動蕩,幾千名學生被迫轉學院重新分配學習,太學采取半軍事化管理製度,校規基本等同於南北二軍,隻是有放假有休息,尋常對學生的管理略鬆一些。

變動院係分配的手筆出自曹時,本意是想把文理兩院紮堆的情況改變回來,讀書就當官的邏輯根本不對,漢製規定的選官隻有那麼三條路,封蔭任子、察舉孝廉、賢良方正。

《任子令》規定,官秩在二千石以上且任職滿三年,不問其子弟才能高低德行優劣,都可獲得任其子弟為官的資格,除任子弟外,有時也可任孫、侄等親屬,任子弟的人數一般為一至二人,但也有不受限製的,譬如萬石君石奮一門四子皆二千石,父子五人合計一萬石,因此稱為萬石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