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最後的考驗(5000字大章求訂閱)(1 / 3)

戀上你看書網 WW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漢列侯最新章節!

PS: 今天兩更1萬字,晚上18點有第二更,以後要是2更1萬字,我會像這樣打招呼的。求訂閱,求月票!

這個夏天的長安變的格外漫長,天子的病情幾經反複就像漫長的雨季一樣讓人心力憔悴,直到進入九月暑熱逐漸散去,封閉多日的未央宮突然四門大開,宮裏傳來驚人的消息,天子要召見百官。

曹時站在殿外等候,左右瞥視發現百官沒注意到他,就低聲問道:“陛下的身體情況怎麼樣?”

趙君育眉頭微皺輕輕搖頭。

“快不行了?”

“隻差最後一口氣,回光返照。”

曹時心神不寧,皇帝身體不行的消息瞞不住人,但是他並不希望皇帝在這時候死去,因為他很清楚的知道現在這個大漢帝國仍然是那個病入膏肓的人說的算。

這個病秧子皇帝有一口氣,天下豪雄就要伏在地上不敢妄動,一旦皇帝駕崩人心分分鍾要亂,比如偃旗息鼓的外戚竇家和田王兩家。

倘若太子倉促登基稱帝,竇太後百分百會插手幹政,當年天子劉啟當皇帝時已經三十多歲,於情於理她都沒機會插手朝政的機會,但現在可就不一樣了。

放任那個以呂後為榜樣的老太太掌握大權,即使製度不變人事變動也很小,但那也足以惡心死劉徹了。

畢竟,劉徹的權力欲可一點都不比他祖母竇太後差半分。

對曹時而言,一旦竇太後幹預朝政,他的日子恐怕不會多麼美妙。

“宣,平陽侯,少府時入內覲見天子!”

謁者虛引著曹時走入大殿內,當大殿門緩緩合上,遠遠看到被一圈燈火包圍的龍榻上。躺著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

那是個虛弱的老人,他今年隻有四十七歲而已,頭發花白身體虛弱不堪,才兩個月不到人就變了個模樣。

他瞬間想到春秋時代的一則典故,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頭。

“少府快過來,父皇有話要對你說。”

劉徹安靜的侍立在龍榻旁。另一邊是皇後王娡握住天子的手低聲安慰,幾位宮中貴婦跪坐在旁邊眼圈紅紅的,看來剛才皇帝對她們說過些話。

“臣曹時拜見陛下,祝陛下身體早日康複。”

天子緩緩睜開眼,雙目中流露著疲倦和無奈,看不到一絲希望或者絕望的色彩,或許他已經放棄對病魔的徒勞抵抗。

“朕剛才召見三公九卿。問衛綰如何治國輔政,問直不疑如何監察百官,問寧成如何鎮撫關中……現在朕也要問問你如何掌管皇家內帑,為太子守好朕的錢袋子,”

曹時低著頭看不到他的目光。但是他可以感受到那股無形的壓力,當了二十多年太子,又坐朝十五年的皇帝身上自帶的氣勢,那是頤指氣使號令天下養成的。任何人也模仿不來。

猛然發覺自己走了神,連忙收攏心思說道:“臣為少府定下的短期目標是內帑收入翻倍計劃。”

“內帑翻倍計劃?說說看。”不僅天子提起精神。太子劉徹與皇後王娡也抬起頭,少府一年內帑40多億錢,上下浮動在2到3億之間,這是三十年來幾乎沒變過的定數。內帑翻倍意味著至少有80億錢的年收入,任誰聽到都會為之心動。

“收回鑄幣權,重鑄五銖錢,半兩錢,啟用白金(白銀)為輔助貨幣,采用全新的冶煉技術提高冶銅效率,保守估計每年至少可以讓內帑翻倍,多了就不敢說了。”

曹時從口袋裏摸出幾枚樣式精美的銅錢,五銖錢是普通的方孔環錢,半兩錢卻是用衝壓鍛造出來的赤金(黃銅)幣,正麵是微縮的漢景帝冠冕頭像,背麵是“值半兩,大漢帝國後元二年,少府監製”幾個字。

天子知道後元二年是為他定下最後的符號,不會再有下一個改元年號出現,歎了口氣接過半兩錢在手上掂量發現入手很沉,竟然足有尋常一兩的份量。

“這是臣重設的新度量衡,漢斤的重量翻倍為市斤,將一斤十六兩變為一斤十兩,十進製與長度等其他單位相同,計算整理也更加整齊方便,規定1市斤的五百分之一為1克,1市斤為500克,一兩等於50克,半兩錢就是25克的大錢。”

王皇後接過新半兩錢看了會兒很喜歡,但是這不代表她很讚同這套新貨幣出爐:“新錢樣式精美,陛下半身像栩栩如生,想必是出自少府的手筆,但是少府有沒有考慮過百姓不接受大錢,當初高後(呂雉)鑄八銖錢就不被民間所接受,因為大錢實在太重了。”

“所以臣用舊製鑄造五銖錢,為的是給黔首百姓用度,漢家缺銅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五銖錢可以作為過度貨幣先用一用,一枚半兩錢的重量約等於8枚五銖錢,不過半兩錢是用青銅為母赤銅為膜打造,做工精良沒有方孔,官方標價是一枚半兩錢等於十枚五銖錢,半兩大錢本意是商賈們便於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