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少時誌向在西行(完)(2 / 3)

七月到九月之間本是漠北好時節,牧民們聚在河邊湖畔唱歌跳舞讚頌昆侖撐犁賜予的好時光。而今年這三個月卻是匈奴王庭卻是戰雲密布腥風血雨的時刻,自從左穀蠡王矯詔殺死大批匈奴貴族以後,潛伏在單於庭內的暗流迅速爆發開來。

首先是左賢王所部留守的貴族聚眾作亂意圖攻殺左穀蠡王,無奈主要軍官層被左穀蠡王伊稚斜殺死。沒有足夠的指揮官控製渙散的軍心,被伊稚斜一陣就打的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右穀蠡王所部大部分士卒更加幹脆臨陣倒戈投降伊稚斜。

短短不到一個月連番吞並各部族。使得伊稚斜就從三萬人膨脹到八萬人,在八月底吞並左賢王大部分主力後又膨脹到十三萬人。野心勃勃的伊稚斜決心徹底撕破臉對年幼的侄兒於單下手,武力兵諫要求於單禪讓大單於之位。

伊稚斜的倒行逆施自然激怒了忠於大單於的貴族們。原本很多人看好伊稚斜匡扶新任大單於穩定匈奴基業,卻不想他卻是個隻想篡位的白眼狼,於是在八月底爆發龍城之亂,作為單於一方的指揮官是悄悄接收兵敗逃亡士卒的趙涉,也是他建議年幼的於單多看少做,坐山觀虎鬥再做定奪。

趙涉代替於單指揮十二萬單於精銳挫敗了伊稚斜的兵諫企圖,爾後依仗龍城與伊稚斜做殊死對抗,掐是因為匈奴內訌使得弓盧水方向鮮卑人尋得機會攻破防線直突入狼居胥山東麓,嚇的伊稚斜大呼小叫連忙罷兵言和去低於鮮卑人。

雙方罷兵的條件耐人尋味,於單無力剝奪伊稚斜這個亂臣賊子的軍權,而伊稚斜又無力攻破兩代單於苦心經營的龍城,雙方各讓一步伊稚斜放棄自稱單於而改封為左賢王,於單則必須放棄單於庭龍城的控製權,允許他帶走城內的所有東西和人口。

其實這是等於變相承認於單的失敗,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軍臣單於留下的精銳騎兵勇猛善戰隻聽命於軍臣單於的親自指揮,於單青春年少毫無威望鎮不住大軍,淺薄的從軍經曆談不上精通戰陣指揮,請趙涉這個外人指揮匈奴精銳更加不能讓人服氣,但是於單能信任的恰恰隻有趙涉這個外人老師,王帳勇士的指揮官亦或是單於騎兵的指揮官都不能讓他放心,年輕的大單於曉得自己的困境,站在他身邊的每一個高級軍官都有可能隨時舉起反旗做第二個伊稚斜。

於是趙涉為他製定策略化解危局,用退出龍城為代價讓伊稚斜吞下左賢王的毒餌,防守鮮卑人交給他來做,而於單單於則要用最快的速度召集草原上的各大部族遴選出願意追隨遷徙的部眾,最後一步是安撫單於庭內仍忠於於單單於的各部貴族首領,派遣使者漢家皇帝協商議和之策,向南或者向西遷徙。

匈奴貴族堅決反對遷徙,但是現實擺在麵前又不得不麵對。伊稚斜奪走龍城是板上釘釘,雖然他手下的精銳成都遠不如單於所部。可若是以目前大單於的威望也根本壓不住軍心,打是肯定打不贏老於行伍的伊稚斜。再者西部匈奴右地正在被呼揭人搶奪地盤和部眾牛羊,南邊又被凶猛的漢軍橫掃而過正在接受漢人的整編,東邊的鮮卑人帶著蠻族喊打喊殺要滅了匈奴人的種,恐怖的事情簡直一個接著一個。

最後隻有做出選擇,向東北鮮卑人弄死,向西和呼揭人搶地盤,向南被漢廷接收整編,向北去更寒冷的北極和北極熊玩,以及留在原地被伊稚斜。鮮卑人,漢軍,呼揭人以及寒冷的冬天活活玩死。

在比爛的時代隻有爛與更爛的區別,匈奴貴族們用為數不多的智慧掰著手指計算利弊得失,直到第一批冷空氣從北方吹來時才意識到留給自己考慮的時間並不充裕,於是他們做出各自的決定,或是向西,或是向南,或是留在原地不動。

於單和趙涉當然是要向西。但是西邊留給他們的空間也不大,那就隻有向西北偏北的方向走,掃蕩丁零與鬲昆到更遠的地方。

當雪花飄落大地的時候,漢家使者來到龍城看到的卻是一座人煙稀少的空城。以及留守在城外的部分鮮卑貴族和在此居住耕作的漢民奴隸,這些漢民努力是匈奴與漢廷議和的籌碼,無論是守在狼居胥山附近的伊稚斜。亦或是已經遠走他鄉的於單都沒有繼續與漢人為敵的打算。

議和放人是最終選擇,伊稚斜沒有蠢到橫加阻攔。他要的是龍城,至於人口部眾可以從漠北各處隨意搜羅。更何況逃亡漠北的漠南部族依然為數不少,這是伊稚斜自信能守住基業的基礎。

直到元光三年初,春暖花開雪水融化,從漢地遠來接應的漢人車馬隊才把這群擔驚受怕幾十年的漢民接回到他們的家鄉,伊稚斜如願以償的得到龍城和大片漠北草場以及附近開墾完善的耕地,摩拳擦掌隻等機會給鮮卑人一個狠狠的教訓。

天子劉徹則如願以償的奪取漠南大片疆土,以破匈奴大功封衛青為大將軍、長平侯,食邑萬戶,李廣、公孫敖、李息也因功封侯,平棘侯薛澤益封一千戶,餘者各有封賞,天子臨時行營的河東左邑也被改名為聞喜,以慶祝天子得喜時的愉悅心情。

當天子騰出手來處理過政務後,才愕然發現鎮守於金城塞的曹時早已在去年出關而去,隨他而去的還有十餘萬精心訓練的黑甲銳士,曹時在去歲四月漠北戰事最激烈的時刻自請向西開疆拓土,並且再次請天子準許前時奏章,調令三百萬百姓,四十萬刑徒閭左之民隨之西遷鎮守河西走廊以西的古戎之地。

天子本來並不想答應,奈何曹時願意獻出平陽侯府在長安經營的所有產業歸入皇莊,並願意召走那些讓天子感覺礙眼的軍功爵列侯們去西北邊陲,天子前思後想覺得西域華為之地土地貧瘠遠遜於中原,朝廷又手握隴西新開拓的金城塞堡壘群可謂是固若金湯,壓根不怕有萬一的可能性,於是便準奏了。

最初劉徹還是很上心的監視曹時的動作,到後來隨著衛青出兵伐漠南以及漠北內亂的消息傳來,皇帝終於坐不住起駕前往河東左邑親自坐鎮指揮邊關定奪軍政諸事,隨之而去的是皇後衛子夫及太子劉據等一大家子,竇嬰留在長安城負責打理邊邊角角的小事情,軍國大事全都要轉送到河東左邑由皇帝親自處置,而準許曹時遷百姓的詔命恰恰就屬於“邊邊角角的小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