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天朝現在不缺兵也不缺將,現在缺的是對天子忠心,對大明忠心,又還能打且服從聖旨軍令懂規矩的將兵。

過去明末那套武夫模式,現在是行不通的。

識趣點,順應潮流時勢,擁護當今,那麼就算轉去省營、屯鎮,甚至是團練,甚至降級使用,隻要以後規矩些,也還能安安穩穩,以前的就都過去了。

真有本事,就算貶降,也總還能發光發亮再受重用的。或者如果有自知之明,幹脆就主動的辭職,或轉個文職,或幹脆就回家,朝廷給筆遣散費,皇帝自然也會額外給一筆賞賜,讓他能夠在家當個富家翁的,他們退下,還能給子孫爭取些機會,承蔭入仕或是內衛當差。

這幾年,其實皇帝一直都很注意嫡係的培養,雖然也接受什麼順營、西營、土寨、義軍、團練、土司、降軍等各路人馬的投降歸附,但都很謹慎小心的對待,哪怕授高官厚爵,也都還是心裏存著區分的。

就好比金聲桓,歸附很早,以半個江西及幾萬人馬來歸,皇帝給的官職爵位很高,但幾年過去,其實是一直在走下坡路,由於他自己沒能轉變心態積極靠攏,所以也自然一直沒能成為皇帝嫡係。

當皇帝實力越來越強,最終還是對江西的金聲桓、張安、王得仁等部動手,從開始的四麵圍堵,到最後直接解散他們的部隊,將這幾個小山頭打散。

金聲桓他們算是典型代表了,還有許多實力不如他的人馬,也基本都是先收編,再摻沙子,然後再打散,最後徹底被禦營吞並掉,那山頭也就被平掉了。

諸如金攻玉他們最早是湖州義軍,鄭繼武是海寧義軍,而盧象觀也是太湖邊義軍,其它的還有如吳易,劉孔昭、楊文驄等,他們一開始都是自領一路人馬。

皇帝通過各種手段,把他們的人馬整合進了禦營,而他們屬於比較配合的,因此一個個如今也都成了皇帝嫡係心腹。

而如黃斌卿、王朝先、張國柱、高進忠這些人,就一直沒能成為皇帝心腹,因為他們沒能積極的向皇帝靠攏,始終還想著保留山頭,被皇帝幾番手段後,其實他們早沒有了自己的山頭人馬,卻又被天子排斥在了心腹之外,現在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

至於說鄭芝龍兄弟夥,他的一官黨曾經那是東南海上霸主,可在皇帝重點關注下,現在也是徹底的散掉了,一官黨被分化,鄭森、顏克英、陳鵬、林察這些基本上都成了天子心腹了,鄭鴻逵、鄭彩、鄭芝豹和鄭芝龍一樣,基本上已經隻有空銜沒有了兵。

當初福建鄭氏的那些兵、船,現在也基本上都被禦營整編了,一官黨實際已經沒了,那些人大多還在,但那個山頭沒了。

皇帝一直就是這樣,並不會輕易的相信那些人,一有機會,就會摻沙子等,最後把那個山頭徹底的平掉。

當然,這些年,雖然因為皇帝在軍事上的節節勝利,讓皇帝在做這些的時候相對順利,但並不是說每次也都是一道旨意就順利推行的,這裏麵的博弈,外人是看不到的。

但仍然十分複雜,甚至激起了無數次的兵變。

黃斌卿曾經直接對抗天子,鄭氏也是陽奉陰違,湖廣五忠叛亂,湘貴滇土司叛亂,廣西軍頭抗旨,擁兵割據。

還有四川的諸將割據,引兵嘩變等太多了。

鄖陽王光恩造反,龍武軍張安禦前嘩變,許多歸附的將領,又反複橫跳的多不勝數。

隻是他們都沒成功。

皇帝這些年平定了太多這種叛亂,關鍵還是禦營沒犯那種胡亂收編的錯,雖然收編的兵馬多,但都會積極的做一些預防,這都很關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