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英削提督銜,貶為順慶總兵,其部下於大海、李茂春也因誣陷反坐,貶為副將,文安之還趁機調整曾英兵馬,給他編額戰兵三千,輔兵一千零八十,鎮守順慶一府。

四川總督王應熊也被文安之記過一次,其督標也被削為三千,原提督王祥同樣貶為總兵,而且是督標總兵,統領四川總督的三千標營,其部駐防播州。

這位原是王應熊家仆的猛將,十幾歲時就能扛起幾百斤的石墩子,能舞起百多斤大刀,號稱小霸王,他年輕時被王應熊送去考了武生,後在四川為軍,屢立戰功,十分勇悍有名,王應熊當初能保遵義不失,就全憑這個舊仆。

弘光時曾授王祥掛征討將軍印,王祥勇悍,但也十分跋扈,完全把遵義當成私人地盤,之前就不怎麼聽經略之令。

這次文安之也是不客氣的把他由提督降為總兵,還是王應熊的標兵,等於兩人才剩下三千戰兵兵額。

要知道,這王祥之前在遵義那就是個軍閥,他到處招兵買馬,甚至招募那些賊匪等,連搖黃賊土暴子都去招攬,他還給招來的這些賊匪、軍頭等授總兵、掛印,麾下號稱三十六掛印總兵官。

掛印總兵在早前,那是隻有公侯伯們才能擔任的重臣大將,雖說明末時不值錢了,但那也是頂級武將名銜,結果王祥自己原是弘光朝的掛印總兵,現在自己私下任命了三十六個總兵,還俱掛印。

這事文安之當然知道,也屢次讓他改過,但沒當回事。

這次文安之直接就把王祥貶為總督標營總兵,他麾下的那些亂七八糟三十六掛印總兵,被文安之全部罷撤,要求解散歸農。

緊接著,文安之也把樊一蘅斥責,記過,並將其督標削為三千,其麾下倚重的大將甘良臣貶去提督銜,降為督標總兵。侯天錫、屠龍、馬應試,皆貶為副將。

忠勇鎮總兵官秦翼明升四川提督,遊擊馬萬春升提標參將,兵額三千,駐宜賓。

原石柱總兵馬萬年改為忠勇鎮總兵,兵額三千,駐石柱。

鬆潘副將朱化龍升為鬆潘總兵,兵額三千,駐鬆潘。

原雲南提督楊展,調為統領五省經略提標營五千人馬,駐奉節。

原忠孝軍的曹勳升建昌鎮總兵官,兵三千,駐建昌。

四川巡按禦史兼五省監軍禦史張岱被文安之授為四川巡撫。

李乾德為雲南巡撫。

範文光仍為貴州總督。

·······

原來川中有幾大主要勢力,分別是總督王應熊和王祥,他們駐遵義。

然後是巡撫馬乾和總兵曾英、於大海、李茂春等,他們在川東一帶。

還有總督樊一蘅,以及總兵甘良甘,副將侯天錫、屠龍、馬應試等,另外還有如範文光、曹勳、楊展、譚弘譚詣譚文等部明軍。

上次的整編,各部都沒有怎麼遵守,如王祥甚至公然私自任命了三十六掛印總兵等。

這次文安之決心借機大力整頓,把最不聽話的巡撫馬乾送去南京,然後削奪諸將的兵額,重劃駐地。

王應熊、王祥諸部,總共保留三千兵馬,駐遵守。

樊一蘅、甘良臣等也隻保留三千兵馬,駐地更是直接劃到昆明,現在四川,屬於客軍。

馬乾被踢出局後,曾英部削減為三千兵,駐防順慶。

原範文光的部將劉道貞和黎神武,則都編為範文光的標營中,隨他調去貴州。

貴州最大軍頭皮熊,這次也隻給了三千兵額,與總督同駐貴陽。

原範文光大將曹勳,升授建昌總兵,楊展和朱化龍原來都是小軍頭,與王應熊樊一蘅馬乾關係一般,之前也較尊奉文安之的命令。

這次也都升職,朱化龍升鬆潘鎮總兵,楊展仍為提督銜,統經略標兵。

一番調整後。

四川實際保留了四鎮省營,分別是鬆潘總兵朱化龍、建昌忠孝鎮總兵曹勳、順慶總兵曾英和石柱忠勇鎮總兵馬萬年,皆是各三千兵。

然後秦翼明的四川提督標營,五千兵。

五省經略文安之的經標,五千,提督楊展統領,

總統秦良玉的統標,五千,總兵秦拱明統領。

四川總督王應熊督標三千,總兵王祥統領。

就剩下這些番號兵額。

樊一蘅是雲南總督,甘良臣是他的督標總兵,他們的三千人在四川屬於客軍,同樣範文光是貴州總督,劉道貞是他的督標總兵,黎神武是副將。

至於皮熊,是貴州提督,三千提標,也屬於客軍。

另外禦營川貴行營五千,駐重慶,這不在地方軍序列。

四川的省營一萬二,加提標五千,總共才剩下一萬七的戰兵,以秦翼明為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