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正是春播之時,朱以海已經過江。
他乘坐的是鄭芝龍進獻的安平號風帆戰艦,這艘擁有三十六門艦炮的雙層風帆戰艦,被朱以海命名為山東號,船舷上刷上了山東兩字,桅杆上懸上了繡有日月金龍的龍旗。
皇帝親提的北伐右路軍,水陸並進。
水師由鎮江出發,順江而下,經靖江、崇明彙集了一些水師艦船官兵後出海。
出海後,朱以海也明顯感受到這種西式風帆戰艦,確實比大明的水師船更穩更抗風浪。大明的水師船也分為好多類,海上跑的主要還是福建船和廣東船,其中福建船更抗風浪一些,而廣東船運輸能力強。
至於說江浙淮揚的船,以跑內河為主,其中跑長江的船算是較強的,而專跑運河的船,則較小,更不耐風浪。
當年沈廷揚家就是世代跑長江口到北直一帶近海的,他們家的船經過改進還不錯,但抗風浪仍遠不如福船。
而福建船跟這些西洋番的風帆船一比,又還是差距明顯,在內河上,還沒多大優勢,但一出海,就立馬顯現出來了。
不論是其武裝火力,還是其速度和穩定,都很不錯。
陪同禦前的鄭芝龍、顏克英等都還詳細的為皇帝介紹著各式船隻的不同之處,對比優劣,他們也認為夷人的船在海上確實較強,適合跑遠航,也更適合海戰。
“那就師夷長技以製夷,學習夷人造船之法,我們也可以建立新的船廠,招募夷人船匠,打造這種新式的帆船。”
朱以海不覺得不如人承認有什麼可丟人的,明軍以前的水師戰鬥力不行,也跟船有關,而且明軍也可以說並沒有真正建立一支海軍的思想。
鄭芝龍他們海賊出身,其作戰風格其實也不是正經路子,都是野路子,海賊嘛,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快,靈活便捷,能夠方便出入沿海,隱沒島礁,所以普遍船小。船大了就不能隨意停靠了,更容易撞礁等。
鄭氏以前好幾次跟夷人大戰,打對方幾條船,往往得動用幾百條船,還得借助海灣港口、潮汐等有利條件。
大明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甚至在很多方麵嚴重依賴海上,比如貨幣轉向白銀後,不怎麼產銀的大明就嚴重依賴海上貿易的白銀輸入。
明末時財政危機,其中西班牙、日本等白銀輸入銳減,也一度加劇了大明的財政危機。
更別說東南興盛,更主要依靠的是海上貿易帶來的工商興。
可偏偏如此海疆大國,卻沒有一支匹配的海軍,不管是葡萄牙人還是西班牙人甚至荷蘭人,隨便一兩條武裝商船,甚至就敢跑到大明家門口來耀武揚威。
正因為缺少海軍,所以朝廷最後的海上貿易,會落到鄭芝龍這群海賊手裏控製著,明明有貿易之盛,結果朝廷卻無法主掌,稅源、利潤,全都落入到了以江南士大夫和福建鄭氏海商集團手裏去了。
此時禦營水師的各式戰艦中,鳥船、艍船、福建趕繒船,廣東米艇這些較適合海戰的船,其實相比較朱以海現在乘坐的這條風帆船,都已經落後太多。而這條風帆船,隻能算是西方各國海軍裏的中等戰艦。
而就算是鳥船、米艇這些船,都已經是此時中國水上的強者了,連朱以海的水師裏,這些船都是主力艦,更多的船還是更小一些的鳥船、米艇,甚至是船型更差一些的沙船、漕船等。
可就算如此,這支浩蕩的水師艦隊,仍然能夠碾壓此時北方的韃子。
剛入關的韃子,現在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水師。
在他們去年短暫的占領江南後,也曾仿明朝設立了長江水師,但如今早全軍覆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