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2 / 3)

但情況緊急,已容不得他三思,對方的哨兵隨時會過來,自己隻有百餘人,一旦正麵遭遇,自己未必能占便宜。

“大家後退,動作要輕一點,不要驚動宿鳥。”

李清帶領手下慢慢向來處撤退,走了數百步,眾人都散躲到大樹後麵,等待荔非守瑜的消息。

約一刻鍾後,前方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出現一團人影,借著微弱的月光,有眼尖的士兵認了出來,“都督!好象是荔非將軍。”

果然,荔非守瑜和另一個手下從黑暗處走了出來,在他們身上還扛著一個人,不停地扭動著身子,他見李清和眾弟兄現身,便走到李清麵前將肩上人扔在地上,笑道:“這是他們的哨兵,被我擒獲,好象會說一點唐語,都督可從他身上得點消息。”

俘虜被綁得結結實實,嘴裏塞著荔非守瑜的臭襪子,頭盔不知幾時掉了,頭發散開、披在肩上,臉上因恐懼而變得扭曲,顯得異常猙獰。

李清用腳挑開他身上的唐軍盔甲,露出裏麵吐蕃人的服飾,他冷笑一聲,對荔非守瑜道:“此人一個吐蕃小兵,諒他也不會知道多少內情,你來問他,知道多少說多少!”

“都督請稍等片刻。” 荔非守瑜抓起他的背心,拎到一株大樹後,片刻,樹後傳來一聲悶哼,那俘虜已經被擰斷了脖子。

“他確實不知到此行的任務,隻知道要來這裏伏擊一個人。”

“伏擊人?”

李清皺著眉頭走了幾步,伏擊誰?難道會是自己嗎?應該不是,哪究竟會是誰?他思索半天也不得要領,便對眾手下道:“大家辛苦一點,今夜就地休息,不得點火,明天我們盯住這群吐蕃人。”

.......

次日,天剛蒙蒙亮,李清便被親兵搖醒了,此時已是五月,太陽出來後天異常炎熱,儼如火爐一般,可早晚卻很冷,李清蓋的毛毯上還結了一層薄薄的白霜,嘴裏呼出的還是一團團白氣,森林深處的吐蕃軍已經開始有行動了,他們去的方向卻是南麵,那是他們來的方向,他們似乎走得很倉促,連帳篷都來不及收。

李清率領他的一百多侍衛在距離吐蕃軍一裏外與他們平行而動,很快便到了森林邊緣,吐蕃人卻埋伏下來。

森林外麵是一條便道,北麵的官道被泥石流所斷,若有馬車等輜重物品也隻能走這條便道,繞過或穿過黑森林重新回到官道上,路雖然近一點,卻沒有驛站,而且也不安全,所以走的人並不多,不少客商都寧可擠在驛站裏等上幾天,泥漿被曬得幹硬,官道自然便可以走了。

這時,西北方向已經出現大片塵土,煙塵滾滾,似乎有一支隊伍正朝這邊開來,相隔約有三裏,這大概就是吐蕃斥候軍要等的人,荔非守瑜飛快爬上一株大樹,打手簾遮住刺眼的陽光向遠方平望去,片刻,他從樹上跳下,對李清道:“都督,我看見有旌節,好象是某國的使團,看來吐蕃人是要伏擊他們。”

李清抬頭看了看天色,昨晚派去沙州報信的人應該早到了,援軍就在路上,雖然不知對麵來的是什麼使團,但吐蕃人竟然在大唐境內伏擊他們,說明他們極其重要。

“我們先動手!”李清果斷地說道。

侍衛紛紛摘下弓箭,集結成十隊悄悄向吐蕃人的埋伏處摸去,還有百步,荔非守瑜擺了擺手,命士兵們停住腳步,分別躲在樹後。

那邊吐蕃人也高度緊張起來,紛紛拔出長劍,等待著對方來臨,他們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壓根就沒有料到自己後背已經被人盯上了。

荔非守瑜摩拳擦掌,異常興奮地低聲道:“都督,要不要動手?”

李清看了看來人,已經不到半裏了,這是一支百餘人的隊伍,以軍人為主,前麵舉著各色大旗,正中間有一輛馬車,車上插有白色的旌節。

此時若動手的話,前方樹木太多,恐對吐蕃人殺傷力不夠,他們容易反噬,最有效的辦法是吐蕃人的屁股完全露出來後再打,李清沉吟片刻,便立刻對兩個親兵道:“你們上樹去,展開旗幟,盡量顯眼一點!”

果然,這支隊伍在百步外忽然發現森林上方有一麵紅旗在來回飄展,不由大為疑惑,停住了步伐,就在這時,吐蕃人也發現了森林裏的異常,但他們蓄勢已久,已經來不及再多考慮,遂爆發出一聲呐喊,蜂擁著從森林裏衝出來,長劍在陽光下閃著青光,直向使團撲去。

“放箭!”李清終於下達了命令,一百多支狼牙箭破空而出,準確而強勁地射向吐蕃人的後背,刹那間,箭簇透體,馬嘶人叫,有吐蕃人後背中箭身亡,也有戰馬被射中,嘶叫著向前撲倒,將馬上騎兵橫摔出去。

隨即第二輪、第三輪箭又射出去,根本不需瞄準,一輪箭後總要射倒一批人,隻片刻時間,五輪箭便射罷,吐蕃人竟傷亡了一百多人,連在後押陣的百人長也被荔非守瑜一箭穿心,釘死在地上。

使團已經轉身逃跑,而吐蕃人卻被身後的突然襲擊弄懵了,竟一陣大亂,一部分人掉頭向森林殺回來,而另一部分人卻去追趕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