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高力士的最後忠告(2 / 3)

李清暗暗叫一聲僥幸,他坐下來便開門見山道:“大將軍,我想回西域去?”

“西域?昨日皇上才說要放你為蘇州刺史兼江南東道采訪使,你卻想去西域!”

李清悚然一驚,急問道:“可已經下喻?”

他立刻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忽略了李隆基的謀算,他有些受後世一些觀點的影響,李隆基在天寶後期如何昏庸糊塗,被李林甫、楊國忠之流牽著鼻子走,事實上,李隆基懈怠國事或許是真的,但若說他昏庸糊塗,那就是大錯特錯,他不但不糊塗,而且還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權力布局上,這次用楊國忠來攻擊李林甫不就是他一手策劃的嗎?

李清簡直想打自己一記耳光,從楊花花過壽到現在已經過了八日,李隆基卻毫無聲息,他怎麼可能不關注朝中的局勢呢?自己將他忽略,簡直是愚鈍之極,如果李隆基已經擬旨,那一切都晚了。

想到此,李清緊張地掃了一眼高力士,見他笑容平淡,不被自己吃驚所動,仿佛在意料之中一樣,他若有所悟,這才微微鬆了口氣,看來還來得及。

“說起來,你還要感謝崔翹夫人,寧王的長女,若不是她今天下午來哭求皇上收回成命,耽誤了皇上一個時辰,恐怕旨意就已經下了。”

高力士笑了笑,崔翹左遷廣州長史,他夫人又哭又鬧,在興慶宮撒潑了一番,皇上頭痛不已,不得已躲進了深宮,便將幾個重臣的新任命給耽誤了,其中就包括李清任蘇州刺史。

“不過你想說服皇上放你到西域重炒舊飯,恐怕有些難度,你得好好想些辦法才行啊!”

高力士隻說有難度,而並不是不可能,還要他想辦法,其用意就已經昭然大白了。

朝中的政局自太子被廢後便陷入亂局,沒有人看得清前方的道路,許多人隻憑本能在這個巨大的旋渦中尋找出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而高力士則是扮演看戲的角色,他唯一要做之事,便是在這場紛亂的權鬥戲裏尋找到真正的主角。

而眼前的李清便是他獨具慧眼看中的主角,一個能將太子和相國玩弄於股掌的年輕政客,張筠曾對他說過,可惜李清出身低微,沒有背景,在極重門閥世家的大唐官場難以出頭,和他同時期的楊國忠卻能平步青雲,這也是不少人為李清歎息的地方,可高力士卻對這種論調不屑一顧,隻因步履艱難,每一個腳印才會深刻而踏實,一但上去才不會輕易掉下來,或許因為他本人也是出身貧寒,才會在人人吹捧楊國忠之時,悄悄地將寶押在幾乎要被人遺忘的李清身上。

現在李清坦白地告訴他,自己想重返西域,請他支持,高力士知道這是他避實就虛的策略,在地方上去建立雄厚的實力,過五、六年再入朝,那時他就足有拜相的實力,從策略上這是高明的,高力士並不希望他留在長安,畢竟在楊國忠和李清之間,李隆基選擇了前者,而李清的基調李隆基早在賜他鎮紙時便已經定下,那就是讓他輔佐後麵的繼承者,這就是高力士將寶押在李清身上的原因,李清能恩澤他的後人。

但現在的問題是在廣平王李俶,他是將高力士和李清聯係在一起的紐扣,也是高力士在李清走之前要明確之事。

此時,他見李清尚在思考,沒有直接答複自己暗示,便溫和地一笑,索性將話說穿了,“你去了西域,那廣平王怎麼辦?”

李清一直在沉默,高力士的暗示他明白,無非是想自己求他,可在這種重量級的人物麵前,他更不能輕率開口,他必須揣摩高力士真實的用意,他究竟是站在哪一麵的,慶王已經不可能,那是永王,還是別的什麼親王,甚至是代表李隆基,讓自己再一次成為李隆基的一枚棋子。

但高力士隨後說出的話讓李清忽然明白過來,他眼前的這位李隆基的影子竟也是看中了廣平王李俶,恐怕這就是今天高力士找他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