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夜訪(2 / 3)

這幾年,他的新鹽政已經完全步入正途,不僅是鹽,從前年開始,鐵也實行了專賣製,鹽鐵監的總部隨後便遷到富庶的揚州去了,鹽鐵監的稅收漸漸成為朝廷的主要收入源泉。

其中僅鹽稅一塊,去年就給朝廷帶來六百萬貫的財政收入,徹底扭轉了國庫入不敷出的窘況。

但李清的另一項改革,即設立中央銀行,成立官府櫃坊,一直遇到了地方上極大的反對阻力,試點三年,終未能全麵鋪開,連當初支持他的李隆基,也因為國庫的充裕,態度也慢慢變得曖昧起來。

人事上的變化基本不大,李、章兩黨依然控製著朝政,但微妙的變化卻有,主要是楊國忠和裴黨結盟,他再次被任命為京兆尹,原京兆尹裴士淹轉任國子監祭酒,裴黨勢力因此大漲,已隱隱能和相國黨及章仇黨抗衡。

李清快步穿過中門,他確實有事,各地的收支帳表已陸續送到朝廷,戶部一直在忙碌著統計和審核的工作,李清雖不具體操作實務,但他還任太府寺卿一職,這卻是個務實的職務,大量的開支申請需要他簽字批準,方可執行。

前麵就是書房,李清轉個彎,卻見門房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跑來,“老爺,章仇相國來了,有要事找老爺。”

李清微微一怔,此時夜已經深了,章仇兼瓊在此時找他,會有什麼事,他立刻想到了最近朝中的異動,李隆基在新年宴會上公開表示,他有退位做太上皇的念頭,隨即太子李亨的行情立刻看漲,早已門可落雀的東宮再度熱鬧起來。

很多大臣都認為李隆基並非是無病呻吟,事實上他的身體越來越差,接見朝臣的時間也越來越少,甚至還有李隆基在禦書房中暈倒的消息傳出,所以他公開表示有退位的念頭,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李清卻並不這樣想,天寶五年上元節,他一手策劃了保太子之局,最後雖然打悲情牌成功,但他自己心中卻非常清楚,根本原因是李隆基臨時改變了主意,這中間必然是有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具體是什麼事情,李清猜不出來,幾次探問高力士的口風,他也是笑而不答,但有一點他能肯定,太子的危險並沒有過去,隻是被李隆基的歌舞升平掩蓋了起來。

時間不容李清細想,他急忙迎出府門,老遠便向負手而立的章仇兼瓊躬身施禮道:“學生迎接來遲,還望恩師恕罪!”

李清的官已經不小了,但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對章仇兼瓊保持著低調謙卑的態度,這令他十分滿意,他也一直視李清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嗬嗬!深夜打擾陽明休息,該道歉的是我才對。”

章仇兼瓊親熱的拍了拍李清的後背,“走吧!到你書房去,說幾句話我便走,我也委實困了。”

李清將他請進自己書房,又叮囑侍衛嚴加巡查,不準任何人靠近書房,他小心翼翼地關了門,一回頭,見章仇兼瓊的臉上喜氣四溢,他從懷中取出一份奏折遞給李清,興奮道:“鹹寧刺史趙奉章彈劾李林甫在鹹寧強占土地近萬畝,激起當地民變,已有多人死傷。”

“恩師的意思是”

李清接過奏折,翻了翻,上麵一個批文都沒有,他忽然意識到,趙奉章彈劾李林甫,恐怕也是奉命而為,他迅速瞥了一眼章仇兼瓊,見他目光中隱隱露出得意之色,不禁暗暗搖了搖頭,章仇兼瓊此時動手,時機似乎不太合適,而且土地問題牽涉敏感,以土地問題作為突破口,那恐怕誰也不能獨善其身了,想到這,李清心中一動,難道章仇兼瓊的真實目的是土地改革不成?極有這個可能,解決土地問題一直就是章仇兼瓊的政治目標。

他不露聲色又問道:“皇上十幾天前提出退位之事,恩師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