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科舉案(二)(2 / 3)

李林甫見打壓已夠,臉色慢慢緩和下來,口氣變得溫和,“罷了,這次就饒你一遭,若有下次......”

“屬下發誓,再沒有下次。”趙嶽搶過李林甫的話,用‘砰!砰!’的磕頭聲表達他悔過的決心。

“你起來坐下吧!”李林甫的臉上開始有了笑意,他揮了揮手,“坐下說話,今天你有何事要向老夫彙報?”

趙嶽怯生生的站起,本不敢坐,可是腿軟得跟麵條一般,實在站不住,隻得屁股擦著胡凳坐了,便將這兩天楊國忠如何得到考題之事,一五一十都坦白說了,他恨不得將心都掏給李林甫,隻恐有半點遺漏,最後道:“屬下已按楊國忠的吩咐,做了一些功課給他,但他兒子實在是不堪扶持,屬下認為他難中高榜。”

末了,趙嶽又補充一句,“屬下來之時,楊國忠也同時起身去慶王府了,恐怕他也沒有把握。”

“考題,慶王?”李林甫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這件事牽扯出了慶王,倒不好辦?得想個法子讓慶王和楊國忠鬧崩了才行。

他見趙嶽還在眼巴巴地望著自己,仿佛一條乞憐的狗,李林甫便先將此事放在一邊,臉上又掛起來他招牌似的笑容,用一種跟兒子說話才有的口氣,不容分辯道:“楊國忠之子一定要高中進士,而且名次要靠上,此事便交給你了,聽見沒有!”

趙嶽體會到了李林甫父親般的嚴厲,他激動得眼淚都流了出來,慢慢從椅子上滑跪在地,兩眼通紅、哽咽著嗓子道:“屬下定不辜負恩相的重托,一定辦好此事!”

......

當趙嶽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要殫精竭慮助楊家大公子之時,楊國忠也在為兒子之事奔波,當然,他找慶王還有更重要之事。

慶王李琮這一個月來幾乎都處於驚恐不安之中,先是被兒子刺殺的李清忽然又出現在長安街頭,緊接著二十萬石被竊官鹽抵達渭河,直至李成式被杖斃,李琮才長長舒了口氣,這一關算是過了,但他在揚州的利益也因此丟失殆盡,他認為這都是李清造的孽,李琮非但不感謝李清替他掩蓋盜竊官鹽的罪行,相反更加恨之入骨,他仿佛是隱藏在暗處的惡狼,等待著噬人的機會。

密室內,兩個有著共同敵人的野心家,頭自然而然便碰到了一起。

“王爺,我這個計劃是周密考慮過,應該沒有問題。”楊國忠的計劃是說服李琮拿出十萬貫的巨資存到官櫃中,然後提現擠兌,從而使官櫃信譽掃地,最終失去它櫃坊的功能。

但李琮卻有點猶豫,一是他不想拿出這麼大一筆巨資露富;二是他看不清楊國忠的著棋點在何處,盡管他拍胸脯保證這一定會使李清在皇上麵前抬不起頭來。

楊國忠看出了李琮的猶豫,他嘿嘿一笑,湊上身子在用大青石砌成的密室裏壓低了嗓音解釋道:“我是太府寺卿,朝廷的家底沒有人比我更清楚,現在左藏,不!現在應該叫金庫,存錢已不足二十萬貫。”

“等等!”李琮打斷了楊國忠的話,他詫異道:“不是剛剛有百萬貫的鹽稅入庫嗎?這還不到一個月,怎麼現在隻有不到二十萬貫?”

“哼!哼!”楊國忠一陣冷笑,“錢自然是花掉了,三十萬貫撥給宮內,七十萬貫補了各地欠的軍費,這還遠遠不夠,他李清在成都、蘇州兩郡成立了官櫃,又撥了一部分本錢去,本來朝中存錢就少,這樣一來,你說金庫裏還能有多少餘錢?殿下,聽我一言,先存下十萬貫,定下三個月存期,他必然會先挪作它用,官櫃的規矩中不是說可以隨時提錢嗎?過幾日你再把錢提出來,我們再在京城中放出風去,擠兌風一起,那時他拿不出錢來,我倒要看看那時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楊國忠開始興奮起來,他認為這是條天衣無縫之計,若李清拿出自己的錢來補庫,他又背上公私不分,甚至是盜用官錢的罪名,他見李琮已經頗為心動,又最後給他吃了一粒定心丸,“此事隻要你不出麵,誰會知道這錢是你慶王的,再者存錢取錢、天道公平,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