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陪都長安(3 / 3)

阿房宮的地基建設範圍太廣了,臨近山腳的地基配套最為齊全,有許多的山體大多被挖,肯定是要進行詳細的規劃。

建城並非是說不能將山包含進去,隻是先決條件是不能對交通形成阻礙,既然已經確定陪都長安的地址,那就該考慮更詳細的細節。

“山腳與山腰動用工程的時候是建立宮殿,那裏按照原本的計劃是建造‘阿城’。”李斯指著山川輿圖,說道:“若是陪都長安選址這裏,隻能將那片山地定義為宮城所在了。”

阿城是簡稱,全稱叫阿房宮城,聽名字就能知道是類似於鹹陽宮城的地方,屬於統治者皇室的私人住所。事實上一開始阿房宮就是作為皇室休閑地的用途,曆史上阿房宮建立到一半的時候,始皇帝後期除開是出巡和必要,不然他都是居住在阿房宮,連帶辦公也大部分時間是在阿房宮,導致朝臣需要在阿城之外尋個地方建造莊園。

漢唐時期的長安距離阿房宮所在地都不遠,不過漢唐的長安雖然名字一樣但卻不是同一座城市,事實上到了隋唐時期已經沒有長安城,漢時的長安早就在戰亂中成為廢墟。楊隋的帝都選址在漢時長安附近,取名叫大興。李唐建立之後是在大興的原有基礎上進行重建,追憶兩漢時期的國家強盛,繼承古老的名字因此才讓長安“再現”。

漢設立上林苑離南山那邊還算有點距離,唐的長安卻是向南山那邊挪了一些距離,等於是唐時的長安已經非常靠近“十萬大山”,一些陵園甚至是屯兵地點甚至就是在大山之內。

帝國時刻都在進行變革,火藥已經被用於軍事用途,甚至是燧發槍和火炮都被建造出來,或許也能學李唐政權將一些軍械製造基地設在大山,畢竟那裏易於封鎖,也是人跡罕見的所在。

天色漸晚,當夜出巡隊伍隻能是停在霸上營盤,皇帝停留軍營可是讓當地駐軍著實激動了一把,夜間不但是有巡邏任務的士卒沒有休息,幾乎是所有駐軍都時刻做出保衛的姿態,畢竟那是皇帝信賴他們的一種表現,不管有事沒事,做出誓死守衛的態度總是沒錯的。

秦地的青壯真的是差不多空了,霸上營盤之內的兩萬駐軍中,隻有四千多人征召自秦地各處,其餘卻是來自韓地和燕地擅騎的人員。他們在這裏是作為騎兵被培養,訓練完畢之後會補充到缺員的騎兵軍團,因此霸上邊上有專門的牧馬場,身在營盤夜間能夠聽到遠處偶爾傳來的馬嘶聲。

帝國現在不缺馬匹,那是建立在隴西各部族沒有逃亡,河套及時收回,趙地和燕地未經太大摧殘,等等的前提之上。

隴西郡目前仍然是帝國的產馬大郡之一,大的部族遷移前往河套和北疆草原,空置下來的牧場被官辦或是私人填補。

河套那邊的水草豐美天下聞名,帝國是將河套視為重要的養馬基地。從河套收回到帝國曆六年,不管是本來持有,還是從草原胡人那裏繳獲,又或是從其他渠道得來,基本是安置在河套那邊。

相對來說趙地和燕地的育馬基地都要比隴西郡和河套各郡在規模上小許多,趙地和燕地尚且是這樣,中原和長江流域這些不適合培育戰馬的地方,哪怕是有牧馬場規模上也隻能是更小。

“未來的二十年,帝國騎兵軍團至少要擴建到十個。”呂哲說的隻是國防軍,可沒將禁軍算進去。他說:“我們一再向外開拓,距離本土會越來越遠,沒有什麼比騎兵這種擁有高強機動性更適合的兵種了。”

雖然都清楚一個騎兵軍團的消耗可以抵得上三四個步兵軍團,可是沒有人會去反對,帝國的現實情況就是需要騎兵,擁有足夠數量的騎兵可以開拓得更遠,意味著收獲也會更多。

帝國未來的開拓方向隻剩下兩個,海洋是其一,西域是其二,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在靠近西域的位置建立長安這一座陪都的原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