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監國(1 / 3)

出巡隊伍離開南陵,前去夷陵祭奠各場戰事中陣亡將士,一個又一個消息慢慢傳開。

皇帝是帶著皇室所有成員前去夷陵烈士園進行祭奠,由皇帝主持,皇後帶著眾多嬪妃、皇子、皇女全程參與,文武官員以及眾多勳貴家庭也參加祭奠。這是烈士園建立以來,非正式國家級別公祭最大的規模了。

近期出現的一種風聞,說是皇帝要逐漸傾向文治,隨著這一次祭奠風消雲散,皇帝再一次用自己的態度表明,帝國是要進行裁軍,可是不代表國策會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

對於皇帝表現出來的態度有人欣喜自然也有人失望,毫無疑問欣喜的會是軍方,失望的人群就有那麼點多了。

“陛下已經進入南陽郡地界了吧?”

“是啊,走得挺快的,聽消息是到了宛縣。”

魏咎沒有在出巡隊伍中,不但是他,帝國的三個封王都沒有被邀請一塊出巡。

目前三個封王都是待在南陵,魏咎忙碌著魏封國的事宜,趙歇忙著確定邯鄲新城的規劃,扶蘇則是每天酒宴不斷。

魏封國的領地已經劃分完畢,確定會是在句町以西。

句町是個什麼地方?它其實是嶺南的一部分,位於現代百色以西一百五十裏左右,現在是帝國南疆的一個縣。

嶺南落到帝國手中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執政府屢次鼓勵移民,可是說實話實際效果並不怎麼樣。嶺南三郡麵積很大,實際在冊人口卻是不如長江流域的一個郡,人口隻有可憐巴巴的三十七萬人,倒是駐軍再加上屯田兵多達六十餘萬。

近些年願意遷往嶺南的人算是比較多了,那是帝國屯田兵在那邊搞出了名聲,連續三年糧食總出產竟然為帝國之最,支撐著帝國糧食總產量的三成。

帝國多大?北至草原,東至東海,南到海洋,西至高原,總疆域麵積四百萬平方公裏出頭。嶺南三郡的總麵積多大?差不多也就是帝國的十分之二。嶺南以三郡之地卻是出產占全國三成的糧食,誰都能看出那邊適合耕種。

要是開發得當,嶺南的氣候也確實十分適合農耕,兩季稻的出現也大大彌補了嶺南平原不足的缺陷,不過總的來說嶺南三郡糧食出產占全國總量的三成還有另外的原因,那是因為各地還沒有完全從戰爭的創傷中走出來。

事實上近些年長沙郡的糧食出產也慢慢追了上來,特別是一些本來位於中原的二線部隊被調往長沙郡屯田,他們新開墾了田畝,又引進了兩季稻進行播種,長沙一郡的產量也占到了全國的一成。

“執政府答應我們會就近劃撥糧草,囤積糧草的位置就是在句町。”魏咎看著自己那個有些心不在焉的弟弟魏豹,說道:“離太尉署給我們的時間僅剩不到一年,要不你先過去?”

魏豹似乎是有些懵了,說道:“我不是應該留在南陵張羅的嗎?”

張羅什麼?無非就是取得勳貴集團的一些支持,獲取更多的投資之類的。

魏國複立之後就沒有富裕過,情況雖然說不上絕對的慘淡,可是真的好不到哪去。呂哲統治下的帝國允許封王存在,也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真正支撐魏封國的是魏咎這麼一幫人。

魏豹說自己在拉投資也不是開玩笑,勳貴們多多少少擁有自己的產業,幾乎是做什麼都有,其中也不缺乏買賣藥材、木材、皮毛等等的事業。

魏國的封土在嶺南的更西邊嗎?那裏是蠻荒之地來著,換句話來說就是沒有經過開發,完全就是“純天然”,隻要肯去開發必然有利可圖。

曆經十餘年的開拓,事實無數次證明開發XX地確實很是有利可圖,從帝國開發倭列島就能看得出這一點。另外,第二艦隊……也就是南洋艦隊也用事實證明了這一點,隨著登陸部隊深入那些探索到的島嶼,各種名貴的木材、香料不是一船一船運回本土?賣的價錢還相當不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