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理解不能(1 / 3)

有時候花錢能夠圖強就是一種幸福,更多的時候就不是光靠花錢就能圖強,有錢而不能花則是悲哀了。

“我們改革貨幣,發行五銖錢,總量隻有四十億貫,平均到每個人頭上,每人持有是八十貫。”呂哲掐著手指在算:“然而不可能人人手上都有八十貫,實際上有些人連一貫都沒有,財富雖然沒有過度集中到某些人的手裏,但是擁有萬貫家財在帝國並不是太過稀少的現象。”

四十億貫的發行量真心不高,也就是等於四萬億個五銖錢,要知道到了兩漢時期,一般豪門家中藏著數十億個錢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大一點的豪門家中誰沒有藏著超過百億錢。

帝國建國十二年,呂哲從一開始就注重地方建設,撒錢就跟流水似得,是流向了民間的普通人,涵蓋麵非常廣。帝國也重視商業,十來年的時間有無數商賈穩固了自己的產業,有新的商賈得到崛起,他們用交易的手段彙集了大量的錢財,但是相比起東漢末年的巨富卻是遠遠不如。

“現在的人很喜歡將錢藏起來,”呂哲臉上帶著不知道是好笑還是鬱悶的表情:“實際上市麵流通的五銖錢遠不如想象中來得那麼多。四十億貫真正流通在市麵上的,大概隻有一半不到?”

蕭何竟然無法進行反駁,他也有點理解呂哲的意思了,略略遲疑地問道:“陛下是想要從庫莊取出新錢投入民間?”

就是取出新錢從民間進行采購,要是印刷紙幣這樣的行為跟搶劫沒什麼兩樣,畢竟紙幣除了是“錢”之外就是一張紙,要是沒有“錢”的功能除了能燃燒之外,紙幣當廁紙都還嫌棄太硬。

金屬貨幣本身就具備“錢”之外的功能,它能夠當成貨幣使用,也能融了製作銅器等物,另外千萬不要忘記青銅時代還沒有完全過去,民間更是還有不少使用木質農具的人,至不濟也能將銅錢融掉打造農具。另外,其實當前階段的一些裝飾物,皿具、器具等等其實也是主要以銅器為主。

“陛下的意思是……民間有人融掉銅錢?”蕭何看上去沒有多少吃驚。

呂哲才不相信蕭何不知道民間會將銅錢融掉打造器具,隻是蕭何沒想要追究,他也不想過問。

帝國發行的五銖錢,是七成的銅、二成的鉛、一成的錫,其實這已經是相當厚道的銅含量,有許多朝代通信貨幣的銅含量甚至隻有三成或是四成。

鉛筆會含錫和鉛並不單純是為了“利潤”或是“錢息,主要還是跟硬度有關,畢竟銅是一種軟金屬,不加入相應的錫和鉛很容易就折彎了,但是錫和鉛加多了色澤差的同時又極易掰斷。

國家發行貨幣,無論是哪一種的貨幣,實際上隻要發行的貨幣在市麵上流通,那就等於占有利潤。金屬貨幣相對起紙幣不止是厚不厚道的關係,而是金屬貨幣還有另外的用途,哪怕是有所貶值也不會貶值到比廁紙還不如。

銅幣融掉可以打造其它的東西,如農具、燈台、床具等等;銀幣融掉可以打造首飾、餐具等等;金幣融掉的用途也不會少到哪裏去;紙幣融掉……那就是燒了!

“朕有意思在未來的三年增加市場貨幣投放。”呂哲其實是有點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說道:“向一些大商賈大肆進行采購。”

蕭何是個什麼表情?要是能翻白眼,他真的要翻一番。不過呢,他是一本正經地讚同道:“誠如陛下所言,民間市麵的貨幣因為某些原因流通性不廣,那肯定是因為貨幣的投放量低了,是該加大投放量。”

至於為什麼隻針對大商賈采購?官方拿出大量製造的貨幣必然是要有針對性,倒不是慘無人道的掠奪,針對大商賈是因為他們經營的東西多,預示著采購的東西也多,投放向大商股的貨幣會被他們在各方各麵的采購中輻射到更多的人群。

“陛下認為投放多少合適呢?”蕭何問的有些小心翼翼。

“朕覺得六十億貫這個數字不錯,執政認為呢?”呂哲說著,看到蕭何有些目瞪口呆,不由“嗬嗬”笑了起來:“軍方在沙瑩(既是交趾,或者叫越南)發現了超大型的銅礦。朕知道南洋發現的那些島嶼地下也深埋了難以想象的銅礦,所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