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箭在弦上(1 / 3)

“儒家其實不錯,學術中心的中庸有許多可取之處,儒家本身也非常有進取之心。”

“是的,王上。”

“可惜呀,現在的帝國不需要中庸,需要的是不斷的開拓、開拓、再開拓,中庸之策不適用於帝國。”

“儒家先開有教無類的先河,於孔丘一代廣收門徒,孔子門下有七十二徒弟、三千弟子。門下徒弟、弟子出身頗為複雜,三教九流皆有,也正是因為這樣影響力並不低,一開始也在平民人群中廣受喜愛,畢竟除開儒家,當時的學派並不隨意傳播知識。”

“嗯。儒家在教化上有功黎民,一些思想、哲學上也有相當建樹,並不能因為一些個別人的所作所為就來全麵否定儒家。”

“那這一次……”

“謹慎處理吧,不要涉及太廣,亦是不要一竿子將整個儒家學派全掀翻了。”

“諾!臣明白了。”

帝國有監察部,監察部最先就是針對內部進行監督和情報刺探,雖然說做不到對事事了如指掌,可是若說這一次儒家有什麼動靜沒有刺探到那是不可能的。

儒家學派的眾多儒生不甘心儒家在新生帝國沒有取得更大的地位,相當多人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在醞釀,也在付之行動。

以叔孫通、景駒、陸賈等一批在中樞為官的人為首,他們一直致力於吸收更多的官員靠攏向儒家學派,地方上的一些儒生也借著某些便利影響民間的學子,使更多的學子加入到儒家學派。

景駒為九卿之一,掌握著鴻儒館。

鴻儒館有著許多的職責,一應禮儀儀式和招待外國使節不過是其中的一些,另外還有參與帝國教育的權利,例如帝國聘用教師上麵就有一些便利,帝國對民間招募教師所出的一些題目和考核上鴻儒館就能插手得進去。

叔孫通對禮儀有著很深的造詣,帝國的官員禮儀規範大部分就是出自他的手筆,像是文武官員的朝服顏色就是其一。另外,什麼場合需要使用什麼樣的禮儀也是由他來進行製定,因此他雖然在帝國隻是博士身份,但對一些方麵的影響力一點都不少。

陸賈的身份地位從某一些方麵要高於叔孫通。他早期也是帝國的一名博士,後來加入到鴻儒館任職,先後出使過不少諸侯和外族勢力,因其能言善道在外交事業上有著不俗的成績,像是帝國發動的中原之戰,他光是依靠三寸不爛之舌就成功讓七座城池不戰而降。目前他被調動到前線,是作為第五騎兵軍團的長史,算是帝國時期的儒生中第一個能夠在軍方任職的儒家大儒。

三人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是位處中樞,因為職責的關係多多少少是經常能夠與呂哲見麵。他們也不是沒有借著時常能夠見到呂哲的機會推銷儒家的一些思想,像是儒家學子能夠在帝國教育領域上占了六成,除開眾多儒家學子爭氣之外,誰又能說沒有他們的大功勞?

儒家在新生帝國並不能說沒有發展,若說相對起春秋戰國時期隻有個別的儒家學子能夠爬上中樞為官,這個新生帝國中樞的官員中儒家學子的數量並不能算少,甚至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

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是什麼光景?孔丘一生周轉列國求官而不得,哪怕是孔丘在魯國有了權力,可是很快也因為自己的操作和執政讓魯國埋下了亡國的禍根。所謂的禍根是有其背景和相應發展過程。

“孔子給人的印象不太好,是吧?”

“這個……隻能說當時儒家的治國理念不適合時代潮流?”

“唔……?是的。”

“……也是孔子周遊列國求官,列國君王隻敢禮遇不敢任用,讓孔子在一些經曆上的名聲差了,不能說他的思想一無是處。”

“大爭之世,講的是進取和奮鬥,那個時代凡事都是講求生存,然而不竭盡所能地變強,哪來的生存。”

“是啊,大爭之世,孔子的一些理念不被接受,是有時代背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