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熱烈氣氛下的……(3 / 3)

“噓!平時能夠抱怨一下,今天的場合還是克製一點吧。”

“大亂之後應該大治,王上雖然也重視重建,可是一直以來卻是表現得對軍方更加重視。這樣可不行啊,我們應當找機會向王上勸諫。”

“還是少說兩句吧。”

“哼!就是你們一些人太過膽小怕事,我們才一直沒有得到該有的重視。”

“嗬、嗬嗬……”

帝國的文官從地位或是名聲上確確實實是要矮武官一頭,那不但是因為事勢造成軍方的強勢和名聲大,還是因為呂哲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很明顯更加傾斜向軍方。

現在是上古先秦時代結束不久,文官可不止來自一個學派,但是要說哪個學派最有向上野心,也是最喜歡議論或是動不動就要勸諫君王述說自己的理想或是意見,那麼當屬儒家這一學派。

事實上帝國的學派真的不少,特別是呂哲比較喜歡的是百家爭鳴的局麵,一些本來已經快要消聲滅跡的學派得到一些支持又重新恢複了活力,特別是一些學派更是得到來自於呂哲授意下得到更多的資源來進行壯大,儒家因為一些原因也是得到官方資源相對多的一個學派。

“重視軍方或許說得過去,重視農家也是關乎到天下黎民的生計,畢竟農家牽扯到糧食生產等等,著實令人無話可說。但是!王上對墨家中衍伸出來的工家,陰陽學派中衍伸出來的化學家,等等一些老牌或是新出現學派也太重視過頭了!”

一個看上去像老學究的人看上去有些激動?他因為圍觀群眾呼喚軍隊開始說起,說到後麵竟然開始數落同為文官一個陣營的某些學派。

“要說我,我們儒家肩負教育眾生的大責任,才是最應該獲得更多資源的一派,憑什麼一些小家小派也能獲取那麼多的資源。要是缺少我們,他們連識字的條件都沒有,偏偏很多從我們這些學會識字的人,他們竟然成長起來之後投入其它的學派,著實氣煞我也!”

本來還有些人會與老學究搭腔,後麵老學究攻擊的範圍越來越廣,原本還會搭腔的人不是左右他言,就是極力想要遠離老學究。

是,儒家的相當多士子是投入到帝國普及教育中去,帝國的師資資源中有至少六成是來自於儒家學派的人群,而這還是身在中樞的一些儒家派別的高官爭取到的。

呂哲部分是賣一些麵子給那些儒家學派的重臣,另一部分也認同儒家在傳播知識和教育上有學派中的一些優勢,再加上各學派考核成為教師的時候也是儒家錄取的人比較多,才會出現帝國教師中至少有六成是出身儒家。

儒家因為這一個原因,近幾年來發展的速度很迅猛,通常發展迅猛就會有新的想法,他們在帝國的教育領域占了大頭,偏偏在朝為官的儒生相比起來卻是顯得較為稀少的那一部分,令很多儒生很是憤憤不平,像是這個有資格待在觀禮台上觀禮的老學究就是其中一個。而老學究是某一個郡的文事祭酒,也就是教育界身份相對高的人之一,因此也才有資格被安排在觀禮台上。

現場已經逐漸在安靜下來,歡呼聲中老學究說話會被掩蓋傳不遠,一旦歡呼聲停下來老學究再發表那些言論可就不妥了,因此有人勸道:“趕緊歇歇氣吧。”

老學究冷哼了一聲,情緒是不那麼激動了,可是依然說道:“像是這一次凱旋儀式,眾王子竟然是在人臣之後,不是與王上同處一個序列,這就是於理不合的一麵,實在是有違君君臣臣的大理。要是我儒家執政,哪會出現這種情況!?”

周邊不管是不是儒家學派的人隻能是苦笑應對了,他們不好反駁老學究說的話。

不得不說的是,儒家最近又在進行內部改革,他們將目光注視到加強統治者上麵,希望以此找到尋求政治地位的途徑。而看一談到王室,周邊的人哪怕是看儒家不順眼也沒有反駁,更加讓儒家的一些人認為改革的方向沒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