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凱旋與獻俘(2 / 3)

安格列其實也專門了解過,接過話題:“是的,在他們的春秋時代裏,國王並不能無償召集領主作戰,領主也不能隨意無償召集武士。國王召集領主參戰時,需要用該領主需要支付給國君的賦稅抵消,武士也會用出戰的次數抵消掉應該支付給領主的賦稅。這樣的情況與我們那邊一樣。”

“是的,是的,與我們那邊的做法一致,所以要是戰爭無法帶來足夠的收益,任何國家都不會輕易開戰,不然就等於是虧本。”塔普拉提說道這裏停了下來,開始集中精神,因為這個東方帝國的皇帝已經在挪動位置了。

所謂有收益的戰爭,那是一種目的明顯的戰爭,春秋時期的戰爭很多時候不是為了毀家滅國,就是想要打服某個國家,讓那個國家交上保護費,因此“征”應該再加上一個字,那就是“征稅”。這也就產生一種“征服之戰”的文化。

曾經收取最多國家保護費的黑社會老大就是晉國。最鼎盛的時期晉國擁有數十個小弟,晉國依靠從小弟那裏收來的保護費過得異常的滋潤,讓晉國成為列國中武士最多的國家,在其它列國隻能出兵數千、一萬、兩萬的時候,晉國僅僅是動員一兩個大領主就能拉出數萬的軍隊,動員所有領主更是能拉出數十萬的軍隊,其它國家根本就比不了。

晉國存在的時候,因為晉國曆代秉承的就是“尊王攘夷”的國策,因此周王室雖然已經無法控製各諸侯國,但是因為晉國尊重周王室,周王室至少還能保證一些尊嚴,各諸侯國的兼並也不是那麼激烈。

晉國三分消失之後,失去了晉國的庇護周王室不但成了擺設,各諸侯國連起碼的尊重也幾乎是沒有了。晉國的消失直接導致的是各諸侯國因為頭上少去一座大山,之間的兼並也變得異常激烈,直接讓華夏的曆史從春秋階段進入到戰國。

很多曆史都是能在圖書館就能查到,各國的使節來到南陵隻要去圖書館就能找到相關的文獻。

弱小的人總是會學習強者,國家依然是如此。各國使節團能用眼睛看到東方這個帝國的強大,他們理所當然也會想要學習帝國強大的東西,那麼就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一些文化,現代各民族拋棄掉本民族文化的服裝改為西裝革履,那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時間要是久了嘛……連思想和價值觀都會同步。

帝國有一些部門已經在研究文化輸出的事情,他們堅信隻要異族接觸到帝國的文化,使之生活日常上的習慣與帝國這邊靠攏,帝國在未來的開拓中必然會更加順利,那就是為什麼各國的一些人能夠得到允許自由出入圖書館查閱文獻的原因。

“看!他們在戰爭中的俘虜出現了!”

“匈奴的王,叫什麼單於的那個人,他被裝在囚車。匈奴是一個武力強盛的遊牧民族,沒想到竟然被俘虜了!”

一陣歡呼聲爆發出來,原來是戰俘的隊伍已經逐漸靠近城門,一些很重要的俘虜是被銬住裝在囚車之上,有些則是一個串著一個用鐵鏈鎖著手腳進行步行。看俘虜的規模該是有近千人?

來自遠方的一些人驚呼是有理由的,中亞各國的那些人從中亞要前來帝國的路上也遭遇過匈奴人,雙方進行了不少的接觸,有些接觸是進行貿易,不少是武力上的交鋒,有了接觸自然就知道匈奴是一個在草原上還算強大的遊牧部落聯盟。

白虎門城樓之上還有另外一些人也知道匈奴的強大,像是本土被侵襲的烏孫人,他們與匈奴長期比鄰,雙方不止一次爆發過戰爭,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匈奴人的凶悍?

姍姍來遲的東胡使節團也有人在白虎門城樓,他們看到頭曼被鎖在囚車那副狼狽的模樣直接就是“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