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是這樣的,華夏的水上力量其實是按照“料”來確定噸位,但是每一個級別的戰船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級別的名字,隻是簡單的按照多少多少料來區分,但是不嚴格的級別規定注定無法發展出係統化的造船體製出來。
科學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一個體製,在那個體製內進行假設和試驗,所以呂哲想要讓海軍獲得發展,第一步當然是拿出一個計劃,然後按照噸位來劃分戰船的級別。
二千噸的戰船,確確實實也是現如今帝國噸位最大的戰船。按照通俗意義的解釋就是短時間內很難再取得什麼突破,但是並不會被永久地限製在二千這個噸位,未來必定會有噸位更大的戰船出現。
帝國海軍現在並沒有什麼對手,作為戰船二千噸其實已經算是“過度剩餘”,因此針對戰船的研究到了這一步已經可以歇一歇,轉為研究比較迫切的海運船隻,戰船的研究哪怕是繼續進行也是作為一種戰略技術儲備。
目前不需要兩千噸以上的戰船,可是並不代表永久不需要,放緩研究之餘,戰船級別的命名當然是要進行。
考慮到以後必定會有超過二千噸的戰船,最新型的二千噸戰船也就被定在了“郡”這一級別,其上還有“州”級、“封國”級、“帝國”級,其下是“縣”級、“鄉”級、“裏”級、“亭”級。得承認,針對戰船的級別名字上很老土,還有另一套更老土的名字分別是江、河、湖、海……
其實應該按照朝代來進行命名的,但是現在也就是夏、商、周、春秋、戰國,其後的兩漢、兩晉、隋、唐、宋……之類的朝代壓根就沒出現,並且現在也沒有“朝代”那麼一說,呂哲更是不願意出現“朝代”這麼個名詞,所希望的是改朝換代最好不要發生,自然是給無視了。
另外也有用重要地區來進行戰船級別命名的方法,這個其實也被納入命名體係,不過是是作為單艦的名字,如“南南郡”號、“廬江”號、“長沙”號……等等之類的名字,差不多都是每郡的郡名被采用於某支艦隊的旗艦或是主力艦的命名,但是現在還沒有出現就是了。
台泉說完還有戚樊餘進行補充。戚樊餘自然就是另一名校尉,他後麵又說:“在您回到本土之後,有什麼任務布置嗎?”
“嗯,需要針對新發現的大陸(呂宋島)進行據點建設,後續也要向內陸進行探索。”辯良思考了一下,補充:“在建設據點和內陸探索的同時,需要派出船隊針對南麵的海域進行新一輪的探索。”
戚樊餘和台泉不著痕跡地對視了一眼,臉上都是泛起笑容,同聲應“諾!”,然後戚樊餘又笑著建議:“您應該看看新式兵器的發射。”
新一輪的賞格已經被呂哲發出,發現一座島嶼或是大島都會有相應的獎勵,最大的懸賞是關於尋找繞過海峽尋找孔雀王朝和塞琉古帝國。
辯良一直長期處於外海,對帝國本土發生什麼事相對陌生,還沒有接收到新一輪懸賞的消息。他見戚樊餘說得慎重,遲疑了一下還是點頭,並親自命令船上的炮手進行試射。
命令下達,戰船二層的窗口前後張開,青銅質量的炮口也在號子聲中伸出,一陣轟鳴讓辯良陷入短暫的失神狀態,沒回過神來卻是看見海麵上不斷升起一股股的水柱。
二千噸戰船裝載的火炮並不多,每個船舷是六門九十毫米的六磅炮,炮的最遠射程經過實驗是八百米左右,發射的是五點四斤左右重量的實心彈;這種炮當然也能發射其它炮彈,有必要的話還能拆下來運載到陸地,針對近程的敵人發射霰彈。
看著實心彈攻擊海麵爆出的一股股水柱的場麵是很壯觀,但是根本沒辦法看出有多少殺傷力,後麵艦炮又向著礁盤一處沒什麼用的陸地進行發射,實心彈經由炮膛發射出去之後轟擊礁岩,那種石裂紛飛的場景倒是讓辯良看得癡了。
不但是辯良被新式武器發射後的場景震撼到,在場所有看見的人都是一副失神和吃驚的模樣,他們不知道是誰研發出這樣的兵器,不過並不妨礙他們看出這種兵器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