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好時代也是壞時代(3 / 3)

帝國大肆開采貴金屬礦,財政上麵基本是富裕狀態,連帶各軍工體係的材料也沒有缺過,導致的現象是帝國正規軍不但在兵器上占優,大量裝備金屬甲胄也有了條件。帝國一百萬戰兵的基礎也是體現在軍工生產上麵,非戰兵的那些兵種也才能組建得出來。

實際上帝國算得上是軍方士卒的有二三百萬並非呂哲所願,也不是軍方要以數量代替質量,那是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產物,算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打江山的時候軍隊總要夠用,為了社會穩定也要將青壯集中起來約束,結果數量自然而然是龐大了起來。

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戰亂初定不能放任社會自流,軍事管製才能用最短的時間恢複社會的穩定,也是刺激軍工生產的一種方式。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說破天了也覺得武裝二三百萬的士兵除了誇張就是浪費,全然無法體會那也是調控的一部分。

“北疆戰事結束之後,帝國會維持在二十個軍團的規模,到時候輔兵會進行裁減。我們自然是招募不到戰兵的兵源,可是輔兵總能招募到。”

“輔兵其實也非常不錯啊,大多是跟著戰兵上過戰場的青壯,算是有見識過大場麵的。”

“嗯。二十個軍團的國防軍,四個軍團的禁軍,這是要精兵簡政了,現在那些數量龐大的地方駐軍肯定也是要裁撤。”

總算還是“體製裏”內的一份子,知曉龐大軍隊基數是因為戰亂剛剛結束,各地維持安定的軍隊才是占了大頭,一旦社會穩定下來,既有軍隊數量肯定是要減少。

目前在編的三百餘萬士卒,除開禁軍和國防軍序列,大多數都是地方招募的二線部隊。二線部隊中有些是本土兵源,也即是本地招募本地執勤,隻有少數的二線部隊才離鄉背井。大概一百六十萬的二線部隊,他們會逐漸撤銷編製,複員成為地方建設的勞動力,取代他們的將會是公安,各處關隘也將會被國防軍接管。

“都是有些家產的人,缺的不過是名分,我們之中隻有劉公是三等男爵,要是再能有幾個貴族合夥,那就太好了。”

非貴族沒有資格成為領主,無法成為領主就沒有出去打拚的機會,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才是最要命的,相反在資產上麵倒是次要。

呂哲的崛起道路充滿了特別,不但是允許列國王室活得好好的,對民間的資產掠奪也幾乎是沒有。這種“溫和路線”的方式對民間的破壞被降到最低,也獲得了來自氏族和豪紳好感,不是每每打到哪裏就是一片抵抗,那也正是他能夠快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大多數的老牌氏族和豪紳資產保留了下來,又有相當多的人在呂哲的一係列經濟刺激下發達,民間實際上並不缺乏財帛,缺的是有錢卻有些東西不是用錢就能買的到。

劉邦才不願意有貴族加入進來,比他爵位高的人雖然不多,但是隻要稍微在爵位上高一級,那時候他還怎麼掌有“至高權”,那並不是他所想要的。

“咱們是出去共同奮鬥,首先要合心才能幹大事,對吧?”劉邦沒有刻意加強什麼語氣,就像是在說一件既定的真理那樣平淡。

舒道和甏本遼都點著頭:“說得是。”

劉邦放慢了語速:“那怎麼能肯定新加入貴族的想法是和咱們一致,哪怕是想法一致,能像我那麼大度。咱們商量的是無論發展成怎麼樣,我隻拿其中的三成,其餘七成都是你們的份,其他人能辦到?”

甏本遼和舒道對視一眼,劉邦說的也是他們所擔心的。

聽著怪怪的對吧?他們的合作方式不像是要打下一片地盤建國,更像是在合辦公司,然而實際上也正是那樣,非王爵沒有資格建立封國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