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逃亡之人(3 / 3)

差不多是在華夏大地的曆史進程進入東漢時期,也就是在公元前一百年左右,月氏人再次邁開了他們的腳步……,月氏人是在東漢建立西域都護府的壓迫下再次遷徙,離開了巴爾喀什湖區域向西南方向而去,這支月氏人擊敗了巴克特裏亞,又攻滅了曾經的手下敗將北薩迦人,隨後又連續滅亡了希臘—印度王國、克什米爾、奧丹巴羅、阿加日亞、三穴國、遊得西亞、羯茶國、索拉什特拉、屍毗國、阿毗羅、婆迦王朝,乃至於是侵占了局部區域強國的巽伽王朝,最終月氏人用了將近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又踩著無數王國的屍骸建立了盛極一時的貴霜王朝。

貴霜王朝建立的曆史時間段裏,曾經強大無可披靡的匈奴已經被漢帝國揍得鼻青臉腫,一部分匈奴人成了降服於漢帝國的屬臣,另一部分匈奴人向西展開了逃亡之路,既是所謂的北匈奴和西匈奴。

帕提亞人糾集一幫盟友追逐著逃亡者的腳步向東進軍,他們在半路上遭遇了一個叫烏孫的龐大部落,雙方似乎是在草原和戈壁上進行了大戰,最終的結局是帕提亞糾集起來的聯軍不敵烏孫人,敗兵已經逃了回去,而這個是向東遷移的那些族群所不知道的。

冒頓第一次知道世界是那麼遼闊,眼界是被擴寬但是對於目前來說並沒有什麼用處,他或許可以在心裏打定主意,匈奴強大起來之後一定要攻滅那些名字又臭又長的什麼國家,但是就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是拉攏更多的炮灰與咄咄逼人的漢軍火拚。

從西向東逃亡的那些族群,他們對於東方世界有一個叫漢國的國家正在強勢崛起是什麼樣的想法呢?或許第一瞬間是感到絕望,下意識認為又是一個會將他們趕盡殺絕的強大帝國,畢竟越是強大的國家對於土地的占有欲就越強,他們可是要前往尋找棲息地,並不覺得那個強大的漢國會待在一旁就那麼看著。

冒頓對那些族群也是那麼描述,在冒頓的述說中呂哲所領導的漢國也是一個窮凶惡極的龐大國度,他們這一支名叫“有熊(匈奴)”的部落是漢國擴張腳步下的受害者。

大家都是受害者是不是?那麼為了生存下去,也為了能有一塊棲息之地,大家是不是該聯合起來?

冒頓的說詞被部分族群接受,若不是發生後續發生了一些,那些從西方遷移過來的族群說不準會真的被糾結起來與漢軍進行戰爭。

龜茲和車師是東遷族群中人數較多的其中兩個,他們分別沒費多大的功夫就在西域局部區域找到了合適的棲息地,要不是不知道帕提亞那些追兵已經被烏孫人擊敗,已經不打算繼續向東繼續遷移。就目前而言兩族內部各自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逃亡逃得累了有了良好棲息地不打算再逃,另一派是對追兵有著刻骨凝心的恐懼堅持離追兵越遠越好。

正在龜茲人和車師人自己爭論不休的時候,冒頓這一方和漢軍那一方的使者先後有兩個族群有了接觸。

冒頓派去的人當然又是一番對漢國的詆毀之類的言辭,重複強調漢國有多麼的窮凶惡極,不聯合起來抵抗將會人死族亡什麼的。

漢軍派去的使者到了說了什麼或是做出什麼承諾沒人知道,但是最後龜茲人和車師人既沒有倒向匈奴人也沒有與漢軍走到一起,成了不怎麼靠譜的中立。

被冒頓忽悠進入聯軍的族群不多也不算少,集結青壯之後能夠組織起大約七萬人的武裝,一些沒有加入聯盟的族群既然沒有停止繼續東遷的腳步也必定會被卷入戰局。

沃野漢軍對於情勢有所了解,那也是一再迫使他們向後方求援的原因之一。

而現在司馬欣和蒙恬已經慢慢靠近黃河源頭,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麵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