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曼率軍在與漢軍糾纏,另一方麵的冒頓卻是忙碌著與從西邊遷移過來的族群接觸。
西邊遷移向東方的族群多而雜,最大的族群有數十萬人,人數最少的族群有些甚至不超過百人,長相上麵更是千奇百怪,有著黃皮膚黑頭色五官奇異的人種,也有金色碧目渾身體毛的白色人種,更有渾身除了眼眸白球和牙齒其它地方全黑的黑色人種。
遷移向東方的族群不止是在人種上混亂,族群關係上麵似乎也好不到哪去。冒頓花了很大的心思才了解到這些遷移的族群並不是一路上和平共處,可以說是那些人一路遷移打了一路,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路上的交戰中,一直是不久前才達成一個什麼互不攻殺的決議,也才能保持相對平和的局麵。
讓那些人不再互相攻殺的原因很簡單,是他們的仇家或是敵人已經在靠近。
冒頓非常好奇西方是有著什麼樣的強大存在才能驅趕將近七八十萬人的各族群向東逃亡,他的努力也得到了答案。
西邊的強國似乎不少,目前疆域相對大的國家是塞琉古,不過塞琉古似乎也隻是疆域相對遼闊,軍事力量強大的是一個叫帕提亞的國家。
追殺東遷族群的就是帕提亞人,他們聯合了巴克特裏亞、阿拉克希亞、呾叉始羅、帕勒帕邁賽斯、克什米爾等幾個王國或是勢力一直在追逐逃亡者的腳步。
必須說明的是,巴克特裏亞其實就是亞曆山大東征的遺留物,因此巴克特裏亞全稱又叫“希臘—巴克特裏亞王國”,也就是歐西德莫斯王朝。不過,巴克特裏亞雖然是亞曆山大大帝遺留下來的王國,但是希臘那邊並不予承認。
其餘如阿拉克希亞、呾叉始羅、帕勒帕邁賽斯、克什米爾,他們現在還是帕提亞人的盟友,但是隨後被帕提亞人聯合巴克特裏亞王國攻滅,最終帕提亞也侵占了塞琉古帝國的部分疆域,巴克特裏亞王國則是吞並了阿拉克希亞、呾叉始羅、帕勒帕邁賽斯,也隻有克什米爾人向東遷移逃過一劫。
帕提亞目前正是處於向進開擴的時期,他們在西邊擋住了阿蘭人、奄蔡人、阿爾巴尼亞人,於東邊是尋求更多的盟友。
曆史階段的當代,帕提亞人也似乎是在玩什麼遠交近攻的策略,一個國家的興起也必然是要踩踏著諸多族群的屍體,將非常多的國家、族群當作是踏腳石,顯然向東遷移的那些族群就是受害者。
當然了,那些向東遷移的族群並非單純是帕提亞墊腳石,是有著相當多的國家或是勢力出於擴張需要。另外,於更西邊的地域上,希臘聯盟的東擴是讓中亞區域出現變動的主因,是希臘聯盟給予中亞各個國家壓力才產生的這個後果。
冒頓還從一些族群那邊探聽到一個消息,希臘聯盟並不是西邊世界的盡頭,在更遙遠的西方還有一個勢力正在崛起,那個勢力叫作羅馬,不過羅馬人似乎是在和一個叫迦太基的國家交戰,暫時沒有將擴張的目光盯向東方。
極西位置除了有羅馬之外,大概是在希臘聯盟向北的區域充滿了形形色色的遊牧民族,最為強大的部落聯盟是薩爾馬特人,另外有一個叫高盧—凱爾特的則是羅馬人的敵對。
其實要是曆史不出現變動,從西方逃亡向東的那些族群會在日後被華夏族群命名為“西域”的遼闊區域進行定居,演變成一個又一個城邦或是王國,最終這些王國在某個時間段將被匈奴人逐一擊敗,成為匈奴人收稅和征募兵源的後花園。
冒頓從那些遷移而來的族群那裏還打聽到了月氏人的蹤影,目前月氏人還在不斷往西進行遷移,於一個大型內湖(巴爾喀什湖)停下腳步,好像是與一個叫北薩迦人的部落進行戰爭?
沒錯了,月氏人分為大小月氏之後一直在向西逃亡,逃到現代巴爾喀什湖的時候似乎是不願意再逃了,與北薩迦人對於土地展開了長達二三十年的戰爭,月氏人擊敗了北薩迦人進而棲息了下來,而這並不是月氏人最終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