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秦北征(3 / 3)

十五萬秦軍是一個合適的數量,由二萬的新式騎兵和五千乘戰車構成中堅力量,然後再配以十一萬五千左右步軍和輔兵,這樣的建製很明顯就是一種輔助性質的偏師,也符合向漢王哲表態前去協助沃野漢軍一同進攻匈奴等胡人的說法。

造成兵力製約的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漢國逐步減少對秦國的資源輸送之後,秦國的物資儲備無法大規模的用兵……

扶蘇做出表態又派出北征軍,漢國那邊的回應是原本屯駐於隴西地的共尉所部含隴西征召的七萬也開始向北移動,原本向漢中郡開拔的漢南征軍抵達巴郡的江州時停在原地,並且已經有部分的漢南征軍乘坐船隻經由長江輸送前往南郡,三川郡方向的三個漢混編軍團也隻留下一個其餘向中原開拔。

敵意的消除不但對秦國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於漢國那邊也是減去沉重的負擔,一切都似乎在朝著更好的一麵發展?

蒙恬所率的秦北征軍穿過舊長城段區域的時候,一支百人隊左右的漢軍遊騎出現了。

這支漢軍遊騎的帶隊官是李良,他是前來向蒙恬進行必要的通報,帶來了河曲一代的消息,也是商談一些秦北征軍必要的進兵細節。

目前被稱為河曲的區域很廣,不算呂哲新置的九原郡和雲中郡,更是將北地郡和上郡的局部區域都包含進去,甚至還要加上部分的青塘高原區域。

李良所帶來的山川輿圖讓蒙恬一見之後雙眼發光,漢國最新一批的河曲山川輿圖繪畫得十分仔細,將地理麵貌都進行了細微的標注,哪裏是平原,哪裏有水源,哪些地方又是山地或是沼澤地都標得清清楚楚。最為讓蒙恬在意的是,漢國的山川輿圖上標注著那片地域上的族群和部落。

“現在的河曲有那麼複雜嗎?”

“蒙將軍,河曲目前被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靠近南麵的一代、北地和上(郡)地以北的一代,兩地以西的一代,您問的是哪一片?”

蒙恬對於漢軍將細節一再細化是持讚賞態度,沒有什麼比詳細的細化更能使人一目了然,那麼詳細的劃分也能夠使為將者能用最少的時間對某個區域來掌握更多的情報。他問的是已經被漢國在地圖上標明的“河西走廊”一部分。

這個“河西走廊”其實與曆朝曆代的那個“河西走廊”根本就不是一個地方。兩漢設立涼州之後,河西走廊所指的其實是通向西域的狹長地段,包括的範圍從青藏高原以東一直延伸到以北,差不多就是後世的寧夏自治區那一片。然而,目前呂漢命名的河西走廊卻是不在華夏疆域之內,像是青藏高原以東就不是,該是更加靠近西方,位於青藏高原的更北方。

“原來漢軍已經擴地這麼遠了……”內史騰看待山川輿圖的目光是複雜的,一切隻因為那張輿圖上河套區域,甚至是向北延伸五百餘裏差不多都快侵占到浚稽山區域了。

浚稽山區域可是深入胡人的老巢了,要是再往北再增加兩三百裏,那可是燕然山這個胡人的核心。

李良聽到內史騰的話似乎是愣了一下,漢軍當然沒有擴張那麼遠,哪怕是趁那片區域胡人空虛,漢軍也不過是向北擴地大概二百裏,離浚稽山區域起碼還有四百餘裏。

顯然,內史騰是將漢軍的偵察區域顯示圖和疆域示意圖給弄錯了,不過李良才不會去進行解釋。

蒙恬也在驚訝漢軍在草原上的擴張,但是他最為在意的卻是關於匈奴的動向,對於那些新出現的異族也十分在意,特別是李良介紹新出現的異族是來自漢王哲所說一個叫“中亞”,甚至更遠的一個叫“歐羅巴”,由那兩個從來都沒聽過的遙遠所在遷移過來時,蒙恬唯一剩下的就是對世界之大感到由衷的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