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論分封(2 / 3)

同時,元朔十三年也會是大考的一年。

軍方的哪一些將領接受任務有沒有完成,完成度又是怎麼樣,或是幹脆接了任務失敗,種種都會在今年進行核實,該增加功勳的自然是增加,該降級乃至於是丟官的也處理。

文官係統的考核則是針對少府全體人員以及郡縣一級,基本上就是各郡各縣來回調動,在地方為官取得優異成績的官員則會調到中樞任職。

朝議還在繼續,正在說話的人是呂議。他剛才短暫介紹了阿三大陸的山川地理,又談到了當前對阿三大陸的治理。

漢軍攻滅了吉塔拿多和笈多王朝,兩國的土地自然是變成了漢土,可是不代表漢人就真的完全控製住了全部的地皮,很多區域其實是阿三各高種姓自治的現狀。

桓溫率軍征討阿三大陸的時候,不是絕對的鐵血政策,對於歸降的阿三采取了收編,一些行政區也是名義上歸屬漢土。

自治的阿三高種姓服從漢國的國策,但是保留了管理權,需要的是進行上貢。

從先秦到西漢和東漢,諸夏並沒有過羈糜政策,桓溫戰時可以對阿三高種姓委蛇委蛇,等待大局確定下來自然是沒有那種事了的。

“臣以為,既然彼土分封,自是由各侯主以及領主自決。”呂議不管是作為典客還是即將上任的禮部尚書,都是有資格和那個權利來進行建議:“此法附合先王之策。”

侯主自然是侯爵,加個“主”是因為有自己的侯國。

領主就更加顧名思義,侯爵以下的爵位沒資格建國,封地也隻是封領,那麼自然就是領主。

將土地分封出去,誰的土地該是怎麼樣自然是由受到分封的人去自行決定。這個是模仿周王室分封的策略。

周王室一開始的分封遠比漢國這一次要殘酷得多了。

周武王分封的時候,除了原先的商地之外,同陣營的諸侯國還依然是自己家的,沒有多餘的土地分封有功之臣,隻能是將眼睛盯到異族身上,找來地圖畫個圈,說“這裏歸你了”。

那個功臣能不能將分封到的土地從異族那裏搶來隻能靠自己的實力,或是有一些實力強大的好哥們幫忙,是別奢望國家出兵幫忙打下來。

劉彥現在要搞異姓分封,惠及到連五級的大夫都有封領,土地是分封下去了,能管理好就繼續當自己的侯主或領主,要是管不好就將土地再收為國有,。是不是再分封出去是劉彥拿主意的事。

現實情況就是那樣,既然都是自己家的產業了,僅是在收攏管理權方麵,不是遭遇到他國的入侵,誰有那個臉去要求國家出資出兵。就是有那個臉去求,得到的回複也隻會是被詢問是否將封地還給國家。

呂議說完,夠資格的大臣都是出班進行附議。

其實這個對於家族實力強大的大臣並沒有什麼影響,甚至巴不得國家力量別插手太多。

真正會覺得苦逼的會是受封了卻沒有足夠實力的人,像是一些近期才領受大夫爵位的人,他們剛剛晉升爵位,是獲得了來自國家分發應有的待遇,可是時間太短根本來不及積累。

在漢國,成為一名大夫之後就有資格每年固定從官方領取俸祿,同時宅院、田畝和仆人是一次性分發到位。

一名大夫,要是有眾多的族人倒是還好,還能將親族收為家臣或是武士。

要是成了大夫卻沒有親族,誰都不敢隨隨便便收不知根底的人作為家臣或是家族武士。

大夫的家臣和家族武士數量有限製,一名家臣和十名武士就到頂了。

收人之後,身為主家肯定是要給予待遇,逢年過節什麼的也總要有好處,耗費真低不到哪去。

許許多多老牌的大夫,身在軍中的自然不用多說了,不在軍隊的則是會組織捕奴團隊,主要就是單純依靠土地產出根本維持不了耗費,肯定是要創造收益。

包括劉彥在內的決策階層,他們不是不知道一項政策決定之後會給哪一類群體帶來困難,問題是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甚至是一項政策的背後就是一個淘汰的過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