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神聖不可缺失之土(1 / 3)

劉彥沒有看到想看的,倭列島其餘地方也就幾處正在開采的超大型金礦和超大型銀礦有必要去巡視一下。

倭列島的地理位置是坐落在大陸板塊中間,它的形成是遠古時候大陸板架發生碰撞隆起,等於曾經就是一個滿是火山的地方。

大陸板架互相碰撞,會使深層的一些資源被翻出來,尤其是曾經滿布火山,導致一些貴重金屬真的會儲存量多到可怕。

在漢人沒有來到倭列島之前,倭人其實已經開始在挖掘黃金和白銀,隻是他們的社會結構注定了一點,食物才是最珍貴的。因為沒有形成昌榮的海上貿易體係,金光閃閃的黃金和銀燦燦白銀注定隻能是爛在倉庫裏麵,無法發揮出黃金和白銀該有的價值。

此時此刻,劉彥就站在一座倉庫裏麵,一眼看去疊成金字塔形狀的金錠和銀錠在倒映著火光的光明,一堆堆閃耀光芒的黃金和白銀,它們互相倒映著光線竟是讓整個倉庫有那麼點變成白晝的模樣。

“此處黃金與白銀數量一致,稱重卻是黃金比白銀多。”王基不懂那麼多,他當初對黃金比白銀重可是感到萬分驚奇:“每個倉庫儲量都一致,共有十二個這樣的倉庫。”

劉彥並沒有丟掉相關的知識,他記得每立方厘米的黃金為十九克左右,每立方厘米的白銀卻隻有十克左右,那麼一樣的體積當然是黃金要比白銀的份量重。

簡單的說吧,倉庫裏麵的金錠和銀錠體積一樣,可要兩塊銀錠才有一塊金錠的差不多重,倒是也符合它們本身的價值,就是現在諸夏的白銀遠比黃金缺少,導致的是白銀要比黃金更值錢……

沒開任何玩笑的,諸夏那邊在白銀成為流通貨幣之後,市麵上的白銀絕對要比黃金多,可那是經由貿易從海外獲得的白銀,比如朱明一代的白銀超過八成是來自倭列島,到滿清之後新增的白銀基本來自美洲,而美洲的白銀可不是印第安人帶到大明,是歐羅巴人和大明貿易帶過來。

十二個倉庫,每個儲藏了兩噸重的黃金和一噸白銀,那也就是二十四噸黃金和十二噸的白銀,它們並不是漢國在倭列島獲得的全部,隻是新一批等待被運走的貨物。

“大漢從倭列島獲得黃金共有八十七噸,白銀九十六噸?”劉彥得到答案就點點頭,說道:“遠沒有足夠利用起來。”

劉彥其實不知道倭列島儲藏了多少黃金和白銀,反正不斷地進行開采和掠奪就是了,相對於黃金來講,他對白銀更為看重,原因……自然是係統可以憑空變出金礦,就是他不知道自己死了之後會不會消失,正讓人在漢國之外的任何一國揮霍著係統“變”出來的那些黃金。

王猛大手大腳地在波斯花錢,甚至還會去羅馬撒錢,花的那些黃金就是屬於係統產物,要是波斯人羅馬人願意,他甚至有花錢購置土地的念頭,隻因為那批黃金的數量真的太龐大了。

其實王猛的野心算小了,劉彥還想著用黃金買下整個世界,可惜的是有很多東西肯定是非賣品。

哪怕是加上從倭列島掠奪的八十七噸黃金和九十六噸白銀,以漢國目前的黃金和白銀數量肯定是無法支撐起市麵上的流通,那也是劉彥為什麼還沒有搞出金、銀、銅三進位貨幣體係的原因。

劉彥為什麼不直接搞出紙幣?首先任何的體係都有一個過程,通常還是社會的需要帶動演變。

比如貿易越來越大,付賬的時候拉著幾車貨幣太麻煩,那麼將錢存在某個機構,使用機構開出來的兌換憑證付賬,那就是很理想的事情。要是機構信譽足夠好,也不會發生有人想要兌現拿不出來的狀況,憑證的信用值被認可,人們用著用著成為習慣,那麼紙幣也就被接受了。

真實情況是,不管是諸夏還是哪裏,以少數人搞出來以紙幣代替貴重金屬的事情,可以說每次都搞出了天大的麻煩,劉邦鼓搗過“代百錢”,漢武帝搞過“白鹿幣”,楊廣搞過“當百錢”,其實都是變相的掠奪。像是兩宋就搞紙幣係統,搞得國民經濟差點自己崩潰,得是宋人的底蘊還算不錯才沒搞得舉國破產,但是破產成為無產遊民的數量也多到嚇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